
《曹冲称象》教案优选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曹冲称象》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曹冲称象》教案1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内容,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
2.引导幼儿想办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鼓励幼儿时刻作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活动的重难点:
理解沉浮的原理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为大象称重。
老师:小朋友,老师昨天看书的时候,碰到了一道难题,实在解决不了,请你们来帮帮我好吗?有一头大象,很大很大,我想大象这么大,那得有多重呢?我想称称它,可是它太大了,该怎样才能知道大象的重量呢?你有什么办法?(对不对的办法先不给与否定)
二、讲述故事。
1.老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称重的方法,我听说过一个故事,也是讲大象称重的.事,咱们一起来听听,这里面的小朋友是怎么称得好不好?看看你们的方法一不一样。
2.教师讲述故事。
3.提问:故事里的小孩叫什么名字?他的爸爸是谁?哪里来的大象?大官们想出办法了吗?他们都想了什么办法?有没有和你们一样的办法?行得通吗?最后是谁想出了办法?大官们是怎么看待他的?心里怎么想的?最后曹冲的办法成功了吗?为什么曹冲可以成功?你平时愿意动脑筋吗?你动脑筋解决过什么问题?
4.(出示图示)曹冲称象到底用了什么办法?为什么要用船?为什么要把石头放进船里呢?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怎么样?原来利用船的沉浮,就可以用和大象同样重量的石头来称出大象的重量来了。小朋友真是和曹冲一样聪明!
三、结束部分。
老师:曹冲是一个不但聪明而且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也是一样,老师在科学区位小朋友准备了沉浮的有关材料,请小朋友在区角活动时亲自试试,看看你们这些小曹冲是不是真的学会了这个方法,好吗?
反思:在这节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目标把握很容易偏离到科学领域,如何把握好科学活动和语言活动的重点是在目标的定位上。我在这节课中注意到了这一点,目标把握还可以,可是讲故事的时候最好是教师讲,不能只用课件,才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
《曹冲称象》教案2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课前准备: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字词教学
1、自主阅读。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2、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3、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4、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5、重点教学书写生字:底、然、称、秤
三、精讲探究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3)用上“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
4、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四、课后检测:按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赶到(),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再把大象(),往船上(),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称象》教案3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词语:木柱曹冲官员几根议论重量,一杆秤砍下画线为止
2、想一想,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精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自读,讲了一件什么事?(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大象的重量)
2、文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用“~~~”画出文中的句子。
3、这大象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它又高又大?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4、拓展:
( ……此处隐藏23064个字……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9自然段。
四、当堂练习
1.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2.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如果寒号鸟也做窝会是怎样的?
五、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教案14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教学过程: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双姿。
《曹冲称象》教案15活动目标:
1.能较合理的想象,分析故事情节,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初步感受中国的历史故事,并引导幼儿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
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画大象引出本次活动内容。(画个大圆做身子,画个小圆做脑袋,画两根粗的树干做大腿,画一根长的树干做鼻子,画两张树叶做耳朵,画两根尖尖的树枝做牙齿,最后画上尾巴。)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边听边猜边议曹冲称象的方法
1、讲故事,从开头至“我有办法。”
问题:“曹冲会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2、教师继续讲故事至“在船帮上齐水面上画一道记号。”
问题:“曹冲为什么要在船帮齐水面的地方画一道记号?曹冲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3、教师继续讲故事至“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头一担一担地挑下来。”
问题:“曹冲为什么要往船上倒石头?”
4、教师讲故事至结尾。
(1)讨论:“为什么说曹冲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2)给故事取题目。
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延伸活动: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也是一个智慧故事。这个故事在我们幼儿园的楼梯上也有图片,其实在幼儿园还有很多关于民间的故事,小朋友也可以叫你爸爸妈妈讲给你听听。你们还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讲讲你自己的聪明故事,好吗?
课后反思: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在走廊、楼梯都张贴了我们老师自己画的民间故事连环画,加深幼儿对民间故事的理解。《曹冲称象》这是个智力故事,在设计的时候困惑很多,因为问题很难提炼,称象的方法怎样才能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述。但在上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对故事有所了解,一个问题抛下去幼儿马上就回答出来了,所以就没有了猜测的机会。整节课用时较短,而且我只用了视频,在分段理解故事时还是用PPT比较好,最后完整欣赏时用视频。虽然课堂效果没有预计的那么好,但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在选材——设计——试教中自己获得宝贵的经验。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优选]](https://img.jihtu.com/upload/291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