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童》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牧童》教案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牧童》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
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教学方法】
指导朗读注重层次:再现文本,走进文本,创造文本。
【教学准备】
Flash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斗牛图》、词卡、毛笔、宣纸。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课,激趣明理
1、配乐讲孔子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他叫什么名字,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后来孔子绕道而行。
2、提问:
这个故事中有哪两个主要人物?你觉得他们都怎样?
3、书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再介绍两个人物。
(板书课题后齐读)
二、释题
1、你们心中画家是个什么样子?牧童呢?
2、画家画画,牧童放牛,两个毫不相干的身份走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想知道吗?
三、初步感知课文
请把书翻开,自由读一读故事,注意读准字音,生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四、学习生字
1、(用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谁会拼读这些字?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拼读。去掉拼音,还会认吗?
(指名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课件展示词语)
五、精读课文,指导朗读夸赞,体会感情
1、谁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出指导夸赞朗读)
3、指导个别朗读夸赞的句子,注意指导朗读时的层次感:再现文本,走进文本,创造文本。
4、你赞我赞他也赞,可真是纷纷夸赞啊!
(黑板上贴词卡)
5、(面对一学生)大画家,大家都这么夸赞你,你怎么一言不发呀?如果你是戴嵩会怎么说?(谢谢大家的夸奖)面对大家的夸奖毫不骄傲,可真是位谦虚的画家呀。
(初步揭示课文中心)
6、大画家是怎样画这幅画的呢?引出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黑板上贴词卡)看老师画。(师画中国画)怎样画的?又怎么画的?谁能把老师画画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画的是什么?指导学生完整地说话。
六、精读课文,指导朗读画错了,体会感情
1、(配急促古筝音乐)就这样,画家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一幅精美的《斗牛图》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大家纷纷夸赞时,一个牧童挤了进来,喊道:(学生回答)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是啊,又有谁会相信大画家会画错画呢?
2、师生对演:老师拱拱手: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学生扮牧童答:这牛尾巴画错了。两牛相斗的时候老师又拱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3、刚才我们师生对演,(课件出示画家和牧童的对话)现在谁来扮一扮牧童,谁来扮一扮画家?分角色指导感情朗读,从读中感悟画家和牧童的美好品质。
4、在小组里演一演这个故事。
(师巡视辅导)
5、(展示实物《斗牛图》)哪个小组上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学生上台表演。)
6、看了他们精彩的表演,你认为这个画家是个什么样的人?牧童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答师板书)
七、拓展结课
1、面对牧童的.指正,大画家虚心接受,其美德令人感动,面对大画家画中出现的错误,小牧童大喊:画错了又是何等的诚实何等勇敢。
(板书)
2、从此以后,大画家虚心接受指正,又画了一幅《斗牛图》,清朝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还在上面题诗呢。
3、出示现存名画《斗牛图》和乾隆题的诗,师生读诗。
4、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心潮澎湃,也写了一首诗,想不想读一读。
(课件展示配乐诗:戴嵩画牛有误笔,虚心接受童指正。实践躬行求真心,千古佳话传至今。)
5、现在,这位虚心的画家和诚实的小牧童就来到了我们身边,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6、其实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像戴嵩和牧童这样有着美好品质的人,你想去看看更多这样的故事吗?你可以登陆到以下网站观看。
《牧童》教案优秀2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难点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 ……此处隐藏14783个字……/p>
1、识字13个,写字12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体会画家画技的。高超和虚心的美德,体会牧童善于观察生活和敢于提意见的美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动物名画欣赏、文本讲稿、斗牛视屏、生字教学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欣赏名画,调动同学情绪。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也知道了课文中写了一个大画家和小牧童的故事。
2、是哪个大画家?介绍画家戴嵩画的牛。
3、还写了一个小牧童(也就是一个放牧的小朋友),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
二、整体感知全文。谈话: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抓住三个情景理解词语,了解人物,学习朗读。
1、情景1画技高:
⑴ 戴嵩画技很高,默读一、二自然段,用“ ”划出有关内容。
⑵ 指名读,相机出示重点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①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② 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
⑶ 引导读两个句子,比较体会,用“一……就……”说话。
⑷ 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指名动手模拟“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体会画技高。
⑸ 感情朗读一、二段。
2、情景2称誉:
⑴ 看到戴嵩画画,周围的人是怎样称誉的?用“ ”划出有关内容。
① 说。
② 出示三个句子,供同学朗读: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誉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干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称誉道。
⑵ 假如你在场,你会怎样夸?教师为同学提供词语,同学选用词语来赞他:
惟妙惟肖 上乘之作 神来之笔 出神入化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鬼斧神工 妙笔生花
3、情景3勇敢批评和虚心接受:
1、正在这时,一声炸雷响起来,快读5、6段吧。
2、谁给你留下了深的印象?留下了什么印象?
3、读好两个人物的对话。看课文插图,指出画家和牧童。
4、你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吗?播放斗牛视屏。
5、一句话小结,完成板书。
四、写字指导
1、商
2、抹
3、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板书设计】
21 画家 和 牧童
“多谢指教” “画错啦!”
虚心 勇敢
了不起
《牧童》教案优秀15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全班均能正确读准“戴、价”等13个生字,并积累相关的词语;95%的学生能正确书写“价钱”等生字,写工整、写美观。
2、全班均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90的学生能读得有感情。
3、会运用“……一……,就……”和“……一会儿……一会儿……”两个句式说话。
4、能联系课文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惭愧”等词语的意思。
5、能通过读文,感悟到戴嵩和牧童两个人物形象身上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
1、生字词。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有感情。
3、学习戴嵩虚心、乐于接受别人指正的品质和牧童大胆、勇敢、敢于指出别人错误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人物身上的良好品质。
四、课时安排:
2——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设问导思,激发兴趣。
1、写课题“画家”写得大一些,“牧童”写得小一些。谁知道为什么这样写课题?
2、小组讨论汇报。
二、 自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画出生字词。
3、读懂什么,不懂什么记下来。
4、汇报。
(1)、自己读懂的问题。
(2)、不懂的问题。预设:
不懂的词语:绝妙之作、浓墨涂抹、轻描细笔
不懂的`问题:牧童为什么说戴嵩的斗牛图画错了?
戴嵩挨了批评为什么还要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三、 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把字音读准、读正确。
2、去拼音,巩固字音。
3、根据每个字的特点,识记字形,并进行扩词等训练。
4、多种形式读生字,巩固。
四、 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观察字形。
2、辨认字形、掌握笔划要点。
3、重点指导“挤”和“商”
4、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5、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读生字,检查巩固情况。
二、品读第一段。
1、指名读。
2、找出本段中概括性的句子。
3、汇报?第一句。并画出中心词“著名”。
4、接下来是怎样描写戴嵩的有名的???学习本段。
5、说话训练:……一……,就……。
6、理解“没有不”。
7、齐读全段。
三、品读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2、戴嵩是怎么画《斗牛图》的?找出相应的句子,读。
3、利用p99徐悲鸿画是马进行理解“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
4、再读句子。
5、男女声赛读。
四、赞画
1、我们一起来看看旁人是如何称赞的。
2、读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
3、拓宽思维:还会怎么称赞?
五、牧童指错
1、自由读这段。
2、指名分角色读。
3、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牧童和画家身上的优秀品质。
4、抓住文中“挤”,体会牧童的大胆、勇敢、自信等。
5、文中还会一个词语也充分体现了牧童的这些精神,你能找到吗???喊。
6、戴嵩的谦虚体现在哪里???戴嵩的话,以及戴嵩的“和蔼”
7、你还在课文的哪个地方再次感受到戴嵩的谦虚???最后一段。
8、理解“惭愧”和“连连拱手”
六、回到全文
1、分角色读全文。
2、你想对牧童或戴嵩说什么?
3、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虚心 勇敢
乐于接受意见 敢说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