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教案

时间:2025-11-26 16:52:09
《世说新语》教案【集锦15篇】

《世说新语》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世说新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说新语》教案1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课文说明】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了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不仅有我们所熟悉的司马光、孔融,还有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等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出示板书课题——《世说新语》二则)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

《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选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过渡:下面我们先学习第一篇《咏雪》

二、诵读课文。

1、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三、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高兴的样子)、“拟”(相比)、“未若”(比不上)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四、合作探究。

1、《咏雪》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

2、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3、“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4、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5、拓展延伸:平时写比喻句时最基本的要做到“形似”,然后不断追求“神似”的境界!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群《对雪》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摘抄形容的飞雪诗句。

第二课时

一、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乃至”(才到达)、“期行”(约定出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二、合作探究。

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 ……此处隐藏20322个字……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布置:

①完成课后练习

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短小精悍、耐人寻味 简练生动、针锋相对

(人物)

语言、动作、神态

教学后记: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说新语》教案15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背诵默写课文

2.能够掌握重点字音、词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3.理解文意,作简要分析。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课前

一、课前演讲

教师对学生演讲作简要评论

二、课前默写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2、《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3、《天净沙秋思》中点题的句子是:

4、《钱塘湖春行》中写人的活动的句子是:

5、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导入

师:我们今天继续复习文言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至129页——《世说新语》两则(板书)

二、复习课文

1、师:拿出本课的复习提纲。

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本课的文学常识。

哪位同学能帮我们总结一下。(请一到两名同学)

明确:(投影)①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②作者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③《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2、师:本文有哪些字词的读音要我们重点掌握的呢?在书上找一找填在提纲上。

请一名同学说说。(请一名同学,教师做适当补充)

明确: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差可拟无奕

期行非人哉太丘舍去谢道韫

3、师:我们再来看看词义方面。请同学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义。

内集:家庭聚会

俄而:不久,一会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比相比。差,大概、差不多。拟,比拟

未若:比不上。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乃至:才到。乃,才。

相委而去:丢下我就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下车引之:引,拉。

顾:回头看。

4、师:下面我们复习一下本文的特殊字词。特殊字词包括什么?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等。

首先是通假字,文章中有几个通假字?是哪一个?

明确:尊君在不?不通否

师:找出文中的一个古今异义词。

明确:儿女:课本中指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

师:课文中还有一些一词多义的现象,复习提纲上也已经列出来了,找同学给我们解释一下。

5、师:第五部分,是特殊句式。课文中有哪几个特殊句式呢?(请学生回答)

6、师:课文中的`重点词的读音、词义、特殊用法我们都解决了,下面我们把它串起来翻译几个句子,看复习提纲。找同学翻译一下。

三、练习巩固

师:下面咱们做几个题,检测一下我们复习的情况。

(投影)

四、默写加深

《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1、选自

2、作者

3、《世说新语》分为_________门,主要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字词读音:

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差可拟无奕

期行非人哉太丘舍去谢道韫

三点字词的意思:

内集:

俄而:

未若:

期行:

舍去: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顾:

四特殊字词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然:①公欣然曰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

②然数年恒不一见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日:①寒雪日内集之:①见藐小之物

②吾日三省吾身②下车引之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六、译句:注意文言翻译时语序的调整和省略成份的补充。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日中不止,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理。

《《世说新语》教案【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