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圆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个部分的一层纸);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圆柱的特征。提问:圆柱有什么特征?
2.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口头列式):
(1)底面周长4.2厘米,高2厘米。
(2)底面直径3厘米,高4厘米。
(3)底面半径1厘米,高3.5厘米。
3.提问:圆柱的一个底面面积怎样计算?
4.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这节课就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表面积计算方法。
(1) 请同学们拿出圆柱来看一看,想一想圆柱的表而包括哪几个部分,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拿出圆柞,边指边说明它的表面包括哪几个部分。
(2)教师演示。
出示教具,说明把表面全部展开,看一看得到什么图形,和大家说的对不对。揭下圆柱表面的'纸,贴在黑板上,再与圆柱对比说明各个部分,明确圆柱表面包括一个侧面和两个相等的圆。
(3)得出公式。
请同学们看着表面展开的图形说一说,圆柱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追问:圆柱的侧面积怎样算?圆柱的一个底面积怎样算?
2.教学例2。
出示例2,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分哪几步来算?你们会做吗?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具体含义,是怎样算的。
3.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指出: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注意题里的条件,正确列出算式计算。
4.教学例3。
出示例3,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实际是求什么?这里求表面积与例2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只要用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追问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强调不用四舍五入法及其理由,说明用进一法,并让学生说明结果的近似值,板书订正。
5.组织练习。
(1)下面的数用进一法保留整数,各是多少?(口答)
162.3 29.4 3.8 42.6
(2)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前两步各求什么,怎样算的。(老师板书算式)提问:第三步要怎样算,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子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指出:求圆柱表面积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题里的实际情况,弄清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什么时候只要求侧面积,然后计算结果。另外,在求需要材料取近似数时,一般要用进一法。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一第5~7题。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2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
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展开图
学具准备: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茶叶罐的表面贴上彩色纸)谁能说说圆柱有几个面? (学生答:三个面)它的上面是什么图形?(学生答:圆形)下面是什么图形?(学生答:圆形)它们相等吗?(摘下上下两个底面 进行比较)。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1、探究圆柱侧面的计算方法
教师提问:圆柱的侧面 展开是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答:长 方形)(教师把侧面的纸展开)长方形和圆柱有什么关系?(教师演示:用圆柱的底面在长方形的长上滚动)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答: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的周长)(教师演示:用圆柱的高和长方形比较) 同学们你们又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小结: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的长=圆柱体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宽=圆柱体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即: 长宽 =底面周长高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 = c 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
s侧=2∏rh
2、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
学生测量,计算表面积。
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10厘米。
(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底面半径:31.4÷2÷3.14=5(厘米)
底面积:3.1455=78.5(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10=314(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78.52+314=471(平方厘米)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s=2πr + 2πrh = 2πr(r + h)
三、实际应用
(教师把纸发给同学)现在请一组的同学们帮我制做一个圆柱形烟囱,二组的同学帮我制做一个圆柱水桶,三组的同学帮我制做一个圆柱形的油桶。 (教师检查验收)一组的同学你们做的烟囱为什么只有侧面?(学生答:因为烟囱只有侧面,没有底面,有底面就不通气)。二组做的圆柱形水桶为什么没有盖?(学生答:圆柱形水桶有盖装不进水)。三组的同学做的圆柱形的油桶为什么有盖?(学生答:因为圆柱形的. ……此处隐藏13270个字……4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2、例3和练一练及练习一。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圆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个部分的一层纸);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复习圆柱的特征。提问:圆柱有什么特征?
2.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口头列式):
(1)底面周长4.2厘米,高2厘米。
(2)底面直径3厘米,高4厘米。
(3)底面半径1厘米,高3.5厘米。
3.提问:圆柱的一个底面面积怎样计算?
4.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这节课就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研究:
1.认识表面积计算方法。
(1)请同学们拿出圆柱来看一看,想一想圆柱的表面包括哪几个部分,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拿出圆柱,边指边说明它的表面包括哪几个部分。
(2)教师演示。
出示教具,说明把表面全部展开,看一看得到什么图形,和大家说的对不对。揭下圆柱表面的纸,贴在黑板上,再与圆柱对比说明各个部分,明确圆柱表面包括一个侧面和两个相等的圆。
(3)得出公式。
请同学们看着表面展开的图形说一说,圆柱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追问:圆柱的侧面积怎样算?圆柱的一个底面积怎样算?
2.教学例2。
出示例2,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分哪几步来算?你们会做吗?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具体含义,是怎样算的。
3.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指出: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注意题里的条件,正确列出算式计算。
4.教学例3。
出示例3,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实际是求什么?这里求表面积与例2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只要用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追问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
5.组织练习。
(1)第七页第四题(2)。先小组合作讨论,再书面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子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指出:求圆柱表面积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题里的实际情况,弄清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什么时候只要求侧面积,然后计算结果。另外,在求需要材料取近似数时,一般要用四舍五入法。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8、10、11题及数训。
五、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例2(1)S侧:20xx.1444=5526.4(平方厘米)
(2)S底:20203.14=1256(平方厘米)
(3)S表:5526.4+12562=8038.4(平方厘米)
答:-------。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15【教学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1)(教材第21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重点难点】
1、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理解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及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圆柱体模型。
【复习导入】
1、复习引入。
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m,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新课讲授】
1、教师出示圆柱形实物,师生共同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师: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与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什么关系?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宽呢?由此可以得出什么?
教师待学生回答后接着板书“=圆柱的底面周长×高”,由此我们就找到了计算圆柱侧面积的方法。
2、教学例3。
(1)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又是什么?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的侧面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2)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①师:圆柱的表面展开后是什么样的?
组织学生将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展开的面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并把它们都标出来。引导学生说出:圆柱的表面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②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该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指名发言,教师归纳: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3)巩固练习:教材第21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请两名学生板演后集体订正。
答案:628cm2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的第2~6题。
第2题教师提醒学生用圆柱形的纸筒代替压路机前轮滚动一周,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
第3、4题是解决问题。先让学生弄清楚是求圆柱哪部分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必要时,可通过教具或图形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第5题,对于有困难或争议大的,可用实物或模型直观演示。
第6题,是实际测量、计算用料的题目,可以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
答案:
第2题:3、14×1、2×2=7、536(m2)
第3题:3、14×1、5×2、5=11、775(m2)
第4题:3、14×3×2+3、14×(3÷2)2=25、905(m2)
第6题:长方体:800cm2正方体:216dm2圆柱:533、8cm2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