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教案

时间:2025-10-08 14:39:11
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教案1

第一课时

一、欣赏动画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特别好的礼物,你们肯定特别喜欢,一定要安安静静地欣赏哦,因为还有一个小问题等着你们呢!

师:刚才看动画片时,我们看到了沉香和母亲团聚了,我们为他们感到高兴,问题也就出来了,他们团聚时,看到了什么?

师:说得真不错,他们看到了美丽的莲花,绿绿的荷叶,这一切太美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荷叶的文章《荷叶伞》。

二、讲授新课

师:在讲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下雨的时候上学会怎么办呢?

师:恩,说的很好,那你们想知道下雨的时候生活在池塘的.小动物是怎样做的吗?

生:想!

师:那好,请把书打开,我们现在就看看它们是怎么办的。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师:现在知道的同学谁来说一说?

(3)师:原来他们也有伞啊!其实在伞下面不光藏着这些小动物,还藏着其他东西呢,请看

(4)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5)开火车读词语

2、创设情境,学习生字

(1)展示生字,问下同学们除了课文外,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他们怎么读,领大家读一读。

(2)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3)做识字游戏

3、熟读课文,做到读通读懂

(1)自由读

(2)同桌听读

(3)齐读

4、画一画你头脑中想象的下雨时池塘的景色。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师:上节课老师叫你们画了画你们心中下雨时池塘的样子,有的同学画得特别好,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下小画家的作品吧!

师:老师这里呢,也有一幅好看的画,你们想不想看呢?

生:想!

二、读课文,理解课文

1、师范读,生思考从文章中你知道了什么?

2、男女分段读,体会下课文所反映出来的美

3、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其他同学评一评。同时让学生说说课文哪个地方给你的印象深,为什么?

4、口语训练

(1)师:同学们读得很好,你们看,小鱼,小蜻蜓,小青蛙他们也出来了,他们想和你们做朋友呢,理解“游过来”“飞过来”“跳过来”几个动作。

(2)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小动物,试着说说他们在伞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3)荷叶姐姐听到他们说的又会说些什么呢?自由说说

三、表演课本剧

1、小组内表演

2、全班表演

四、说一说

1、你喜欢荷叶姐姐吗?为什么?

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谁像荷叶姐姐这样爱帮助别人呢?说说看

五、课外积累

把今天学到的好词语写到你的小本本上。

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教案2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课件播放雨声)问:“听,什么声音啊?”“下雨了,那我们怎么出去啊?”(打伞)“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把荷叶伞,你们想不想知道荷叶伞是什么样的?”那就赶快把书打到54页,读完课文你就知道了。

【多媒体播放雨声,从美妙的声音入手,将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中,给孩子们美的享受,接着的提问,设置了悬念,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急于知道课文的内容,为读文做情感铺垫。】

一、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句子通顺。

2、指名读课文。

3、出示文中的句子,指名读。(句子中的生字用红颜色突出,引起学生对生字的无意注意。)

4、出示生字,看看你认识哪个?不认识的想办法会认,请同组的帮帮你。

5、指名说说你认识了哪个字?

6、检查认字情况。

7、用你喜欢的字组个词或说句话。

【识字分为几个层次,一是课文中认识,借助拼音,然后从课文中抽出句子,读句子的同时无意注意文中的生字,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小组中识字,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字音,扫除生字障碍。同时发挥互助优势,促进学生交流,交给学生识字发法,把识字环节落实。最后一个环节,用自己喜欢的字组词或说句话,又一次强化了认字,同时锻练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精读课文,细细品读。

1、放动画,创设情境,引入激情读文。

2、刚才的动画你觉得怎么样?我们的课文也很美,我们也来拍一部短片吧。

3、出示要求,仔细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角色,想象你的动作表情。例如:小蜻蜓是怎么躲在荷叶下的?它可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4、小组内商量确定角色,试演。

5、请一组到前面来表演,其余的人看他们表演,边看边想他们哪里你觉得演的不够好,随时让他们停下来,帮他们完善。

【创设与课文相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自拍短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理解课文,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演中体会课文中美的词语,理解课文中的动词,拓展学生的.想像。通过演课本剧,让学生合理展开想象,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延伸了文本内容,又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使每个学生能限度的发挥自己。】

6、课件配乐播放优美的荷叶风景图片。学生欣赏。

7、在音乐中再读全文。

【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音乐的感染,教师言语的激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在此基础上,重新回到文本中,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本的内涵。】

三、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荷叶姐姐这么美,你想不想也做一把大大的荷叶伞?

2、那你做荷叶伞想做什么呢?就让我们以我多想变做一把大大的荷叶伞,开头说一句话吧。(多媒体播放音乐)

3、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整理了一下,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歌,现在大家一起读读好吗?

【最后大家在优美的音乐中一起做这首小诗,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教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更加懂得爱,懂得关心,希望你们把这关心和爱带给更多的人。

第二课时

1、整体感知字形。

(1)自己认读这六个字。想想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 ……此处隐藏3460个字……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观察字形,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2、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设计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生字教学也要请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者。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由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法记忆的生字,会记得更深刻,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自学能力。)

3、重点指导“姐、她”中女字旁,横与撇相接不延长,“亮、高”上半部分占格一样,中下部分居田字部分横中线以下,“却”字左宽右窄。

4、师范写,生书空;生练写。

5、展示评价

(设计说明:一年级学生接触写字不长,对于字的笔顺掌握得并不熟练,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为学生写规范字打下基础。展示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检验,也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读。

2、出示生字,口头扩词。

3、指名读课文

(设计说明: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以及读课文的情况,采用口头扩词形式加大识字量,丰富学生的语言。)

二、读题质疑。

1、出示课题:荷叶伞(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荷叶伞在哪里?荷叶伞有什么用?

课文中主要写了什么时候的荷叶?

(设计说明:借课题质疑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过渡:同学们的问题可真不少,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中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找5个学生再把课文读一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交流读后收获。

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课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使学生能抓住课文中的两个情景,感知课文内容)

(设计说明: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时使自学落到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四、细读课文,入境悟情。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下雨了,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呢?

(多媒体显示下雨时荷叶的样子),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雨中荷叶的样子。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1、2自然段)

3、你觉得这两个自然段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翠绿”写出了雨中荷叶更绿了。“站”写出了雨中荷叶很直,很茂盛。)

4、你觉得怎样读好这一段?为什么?(“翠绿”、“站”应重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说明: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雨中荷叶的挺拔的样子。)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过渡:雨中荷叶给谁当伞呢?同学们看图(多媒体显示)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下雨了,小鱼、蜻蜓、青蛙在荷叶下躲雨)。

2、小鱼、蜻蜓、青蛙是怎么躲到荷叶下的?(小鱼游、蜻蜓飞、青蛙跳)

3、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它们躲雨时的动作不同)

4、那么课文中是怎么写的?(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指名读,学生评议

6、老师范读,学生评议

7、你觉得怎样读好这一段?为什么?

(把动物的名字和它的动作重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

(设计说明:多媒体显示小动物躲雨时的动作、样子,让学生在直观图中感知小动物躲雨动作的不同。初步感知荷叶姐姐的爱。)

8、表演课本情景

(1)你们想不想把小鱼、蜻蜓、青蛙在雨中的表现表演出来?瞧,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小动物的头饰和大荷叶呢!指名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台前表演,老师读课文内容,其他同学拿出沙锤伴下雨声,并当评委,评评谁演得好。

表演完后评委说一说谁演得好,并说出为什么?师追问:在表演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课文中是“一群”蜻蜓,而表演中是“一只”),那么“一群”是多少?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解释。

(2)重新指名进行第二次表演

A、评比谁演得好,为什么?

B、老师当记者,采访小鱼、蜻蜓、青蛙,谈躲在荷叶伞下的`感受,为什么?

C、师:下雨时,在荷叶下躲雨的只有你们吗?你们还看见了谁?课文中写出了吗?(引出省略号),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D、采访荷叶姐姐,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E、师:学到这里,你们想对荷叶姐姐说什么?

让我们用课文中的句子一起赞美一下荷叶姐姐吧。齐读第四自然段。

这里的“别人”指谁?再齐读。

(设计说明: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喜欢小动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角色非常感兴趣,因此表演起来也非常到位。这一环节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表演中不仅使重点字词得到了理解,而且把抽像的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情景,直观的理解表示不同动物的词义,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躲到荷叶姐姐伞下的小鱼、蜻蜓和青蛙,它们是多么的幸福、温暖、快乐,为进一步理解荷叶姐姐的爱心奉献,埋下感情的伏笔。)

(三)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雨停了,荷叶姐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多媒体显示)

1、学生看图。

2、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齐读第

5自然段)

3、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荷叶姐姐为什么笑?

4、自由读第

5自然段,体会一下关心后的快乐。

5、指名读,小组互读。

(设计说明:在朗读中让学生充分体会荷叶姐姐那关心之后的满足,帮助之后的喜悦,爱过之后的幸福。)

五、拓展迁移,深化情感。

1、有感情地自由读课文。

2、你喜欢荷叶姐姐吗?为什么?

3、指名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课文,互相评议。

4、课文学完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设计说明:此环节意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激起学生的情感与课文内容的共鸣。对学生发言不苛求准确性,只要能联系实际,借助语言和认识,落实到情感体验上即可。)

六、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1、放歌曲《爱,就一个字》

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世界里,在爱中诞生,在爱中成长,让我们从小学会“懂得爱”、“珍惜爱”,努力“回报爱”。课下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你都得到过谁的爱,你又给过谁爱?在你得到爱时,有什么感受?在你给别人爱时,又有什么感受?同学之间交流一下。

(设计说明: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爱的力量,爱的伟大。在宽松的气氛中,联系实际,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承担起具有实际意义的实际任务。才能真正实现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

《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