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08 12:26:12
语文教案范例【10篇】

语文教案范例【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尾、巴、比、好、把、伞”。认识3个偏旁“女”“”“人”,认识8个生字“尾、短、像、猴、兔、松、鸭、鼠、孔、雀”。

2、能正确流利地读短文,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会背诵课文。

3、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句子词语

难点:观察插图再读课文,培养学生读书、说话能力。

三、教具准备:

投影仪、挂图、小黑板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森林里一年一度的比尾巴活动就要开始啦!同学们想去看看吗?好!老师带你们一块儿去。上车后请你们坐好并闭上眼睛,一边听儿歌,一边想参加今天比尾巴的动物都有哪些?

二、听配乐的儿歌《比尾巴》。

三、(到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说说参加今天比尾巴的动物都有哪些?

(随着学生的讲述,师在黑板上出现对应的动物图。)

过渡:它们都跟谁比,比的结果怎样,你们想知道吗?(想)那我们就到课文找答案吧!

四、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对照生字表;找到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音节卡片:s。ng

shu

shui

zui

xiang

chang

san

bian

(2)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包括第三声。)

(3)个别读课文。(谁愿意读,就请谁来读,可多读几个。)

(4)齐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

1、认识小节。

2、学习第一、二两节。

(1)自由读一、二两节课文,数一数这两节课文共有几句话?这几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共有六句话,前三句是问话,后三句是回答。)

(2)再读一读这两节课文,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短,松鼠的尾母像—把伞。)

(3)结合看图,比较“长”和“短”。[

a.比较猴子、兔子的尾巴。

b.比较猴子、松鼠的尾巴。

c.小结。

通过比较,告诉学生“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是通过相互比较而得出来的。

(4)指导朗读第一、二节句子。(重点指导读问句)

(5)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一七二两节韵内容。

3、学习第三、四两节。

(1)说明:这两节与前面两节形式相同,可:以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3)结合看图,比较一下它们的`尾巴,加深对“弯”“扁”“好看”等词理解。

(4)指导读三、四两节。

(5)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读三、四节的内容。

六、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用男女生对话的形式朗读全文。

2、根据板书和插图作提示,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七、巩固练习,扩散思维。

你还认识哪些动物的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由来及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与国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现在的孩子对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的了解越来越少,而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与入侵,使幼儿对过洋节、吃洋快餐倒更加热衷。为了使幼儿了解本民族特有的民俗艺术,学会欣赏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美,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幼儿园特地利用幼儿园的过道走廊,将其布置成“中华民俗一条街”。街市上蜡染、中国结、脸谱、陶艺等中国传统的民俗艺术一字排开,让幼儿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充分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春节即将临近,我因地置宜地设计了“年年有余”的中国春节民俗综合欣赏活动,将活动安排在“民俗一条街”实施,并根据活动需要创设环境:挂红灯笼、贴年画、贴春联、窗花、放鞭炮。,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热闹祥和的过年气氛,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环境,让幼儿在过年的氛围中欣赏年画、剪纸、春联等传统民间艺术,了解中国民间习俗和感受它们所表达的喜庆吉祥的节日气氛。

2、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布置“过年”区域,用春联、鞭炮、年画、剪纸、灯笼等装饰,录音带。

2、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参观民俗一条街,激发欣赏兴趣。

二、了解、欣赏春节时的民俗艺术。

1、幼儿观察“过年”区域。

问:你都看到了什么?什么节日快要到了?(灯笼、鞭炮、红包、春联、年画、倒福……。)

2、了解过年的习俗。

问: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师:我小时候也很喜欢过年。过年时,我可以放鞭炮、拿红包,还可以挂年画,贴春联,剪窗花,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和习俗。

3、幼儿自由欣赏过年的民间艺术,教师予以个别提问、指导。

4、重点欣赏年画。

(1)请幼儿欣赏年画《年年有余》

(2)小结年画的特征,理解“年年有余”的含义。

(3)引导幼儿寻找年画的共同特征。

5、知道中国人喜欢红颜色,红颜色代表喜庆、祥和。

三、幼儿创作

1、请幼儿分组制作窗花、鞭炮,设计红包等,教师个别指导。

2、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幼儿创作的作品。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足球的意义,感悟作者对足球的独特体会。

2、技能目标:

(1)、赏析文章真切、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2)、学习形象的描写与深刻的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作者通过足球而产生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 点 学习形象的描写与深刻的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 点 学习形象的描写与深刻的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学情分 析 学生对下棋比较感兴趣,但对事件之外的主旨探究做的不够细腻。本节课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会探究。 教学准 备 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 ……此处隐藏8416个字……

②听者:准备帮助读者正音。

③完成投影练习:根据初读印象填写下列句子。

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中国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赵州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卢沟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南京长江大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2、学生读课文,正音。

3、指名汇报练习情况。教师可提炼板书(可以用投影片映示)。

石拱桥: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形式多样 历史悠久

数量众多 成就惊人

赵州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成就惊人

卢沟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成就惊人

云南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独拱石桥

(说明:以上作为初读课文的任务,主要是达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不要拘泥于答案的一锤定音,而是让学生自由的说,只要说得有理,不管课文中有没有定论,都要给以肯定和赞扬。教师的点拨和提炼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宜。)

三. 细读课文,讨论评析。

1. 让学生根据板书,结合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桥特点的句子,作简要分析。(可以分组读书、讨论:一组讨论石拱桥;二组讨论中国石拱桥;三组讨论赵州桥;四组讨论卢沟桥)

2. 各讨论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包括不能统一的问题。然后全班进行讨论。

(说明:每个问题要让学生作自由地回答,教师不要急于给予评价,等学生的意见都说出来了,再作整体提炼,并表扬个别学生。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学生思维、练说的时间,也让学生有分析比较的时间。这样,教师的总结提炼,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思维的提高。)

3. 讨论课始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石拱桥,而不学中国现代化大桥?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对我们中学生有何现代意义?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着重引导体会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 美读课文,摘抄背诵。

1. 速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表表现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桥特点的优美的句子画下来,并美美的读出来。(能简要说明理由——体会的更好。)

2. 选摘你认为精彩(可以是用的精当的说明方法的、可以是运用恰当修辞方法的)的语句,选择一两句背一背。

(说明:这两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方法也可以自由选择,或美读,或摘背。教师只需适当点拨,不必统一答案,不必恣意拔高。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启迪学生的思维。)

五. 技巧拾贝,迁移运用。

1. 本文是说明文,文章写得很美。你是否发现作者成功地运用了那些说明顺序和方法,以及其他的写作方法。

2. 以“家乡的小桥”为题,写200字以上的说明文。要求:能用上二、三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说明:提炼说明顺序、方法以及其他写作方法在课内完成,写作可放在课外完成。)

六.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形式多样 历史悠久

数量众多 成就惊人 增强民族自信心

赵州桥: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创造美好明天

结构坚固 成就惊人

卢沟桥: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成就惊人

语文教案 篇10

教材简析先引导学生回忆回忆,再同桌说一说自己都会哪些本领。学生说的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煮面条、洗碗、干农活;也可能是在学校学到的本领,如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教师巡视,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当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积极好学的精神,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

1、写一写自己学会的一项本领。

2、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课前准备

1、表演绝招的道具

2、习作例文

教学过程

(一)定向观察收集素材

1、同学们学习了《绝招》一课,都非常佩服小柱子的本领,同学们也很了不起,在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上,也有许多同学大显身手展示了令人吃惊的绝招,比如我们班的“悠悠球冠军王欣”“滑板之王英豪”“溜冰之星刘浩”“小巧手吴雯绮”等同学,咱们这节课就来写写你的“绝招”,让更多的人了解你是怎么学会的,看看你的“绝招”是不是很吸引同学,好吗?

2、板书课题1.回顾口语交际所学内容。

2.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请一位准备充分的同学,进行演示,老师来扮演记者,进行采访,其余学生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举例一:一位同学表演绣“十字绣”。

(1)提问:你什么时候学的?你绣过几幅作品?有什么窍门吗?

(2)表演神态、动作:眼疾手快、专心致志、不慌不忙、穿针引线、灵巧、针线在手中跳跃……(引导学生准确表达)

(3)表演的同学回答提出的问题,并介绍操作步骤。

(4)引导学生有条理的介绍,用“先……然后……接着……最后……”清晰地表述。

2.自由交流。

首先交代本次习作的要求:教的人要说清楚自己准备教别人哪一招,应该怎么做?这一招好在哪里?你是怎么练成的?学本领的'同学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马上提出来。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三)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刚才同学的表演确实令大家佩服,“绝招”的讲述也非常清楚。只要我们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希望大家写作文时好好练习,把自己拿手的“绝招”有条理地表述清楚。1、学生仔细观察。

2、表演的同学回答提出的问题,并介绍操作步骤。

3、学生自由交流。

4、全班交流。

5、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6、学生认真习作。

7、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教案范例【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