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数学教案

时间:2025-08-16 12:26:10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我安排四个环节:谜语导入,认识“间隔”;引导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扩展延伸;总结回顾,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意在体现在以下两个意图:

一、将愉快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

上课伊始,我用谜语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是在泡沫条上模拟种树,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次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式,通过摆手势,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注重数学的应用价值

整个教学环节,始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117—118页的例1和例2。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植树问题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树之间的关系就不同。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路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演示模拟栽树来发现栽树的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例2讨论的是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章节,主要是介绍一些数学思想,让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藏在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解决简单的的植树问题的过程,发现间隔数和种植棵树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植树问题”模型,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理解“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棵树”的关系,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塑料小树若干、泡沫条若干、作业单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认识“间隔”

(1)猜谜语

哥儿十个分两家,干起活来要请它。开机器,种庄稼,越干越巧劲越大。(猜一人体部位)

(2)找找手上的数学知识,引出“间隔”

(3)认识“间隔”

【设计意图:我用谜语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习环境。从情境中产生了问题,从问题中引出了课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1、在全长20米的花坛一侧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植树方案。师引导学生从小的数据入手,通过模拟演示栽树,探讨规律。

①摆一摆,议一议,说一说。请同学们在模拟的泡沫条上植树,并把植树方案摆出来。

【学情预设:通过设计植树的模拟练习,让学生在泡沫条上演练,由于考虑到让学生将三种植树方案都想出来,难度还是很大。所以我在学具方面准备得充足,泡沫条上每隔5米标出,泡沫的一端有房子也标出,通过生的模拟,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并尝试独立的解决问题。】

②交流,探讨。得出有三种的植树方案。“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棵数”

③怎样求间隔数?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模拟种植,初步体会种植中蕴含的规律,引导种植与棵树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2、运用规律:

学习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告诉我们那些数学信息?

师:那这道题数字很大可以像上一道题一样在泡沫上模拟演示吗?那可以怎么办呢?

课件演示:画线段图来帮助我们列式解答。

板书:两端都种:棵树=间隔数+1

(师生共同解决例1)

【学情预设:学生在掌握了之前出示的三种情况,对于这道题,学生会轻松解决这一道题。】

3、应用规律

出示例2。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1、)师: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可以和我们共享一下吗?

(2、)师:重点引导:因为小路的两端分别是大象馆和猩猩馆,所以两端都不能栽树。

(3)课件演示:

板书:两端都不种:棵树=间隔数—1

(学生独自解答)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还要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师创设模拟植树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植树的三种类型。教学新课时,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在遇到教复杂的问题时,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探索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20xx÷50=40(个)

40+1=41(座)

41×2=82(座)

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5—1 =4(段)

4×8=32(分)

3、一个圆形花圃周长36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36÷3=12(盆)

(4)判断:

(1)操场上插8跟标杆,间距10米,从第1根到第8根间距离是80米。(×)

(2)在一条长40米的河畔一侧两头都种树,每两棵树间隔5米,一共需要种9棵树。(√)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同学们的收获也是老师的收获,感谢同学们为我带来的40分钟幸福时光,接下来我送你们一首儿歌,来结束这节课。

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间数多1是棵数。

两端不植多少棵?

间数减1是棵数。

只植一端多少棵?

棵数等于间隔数。

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长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和疑问时,体现了“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思想,既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提升的过程,又是激发探索兴趣的过程。】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