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07 12:26:08
语文教案锦集【5篇】

语文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写上中下结构的生字,借助拼音,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调查能力和计划能力,提高学生写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从小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难点:

学习填写小调查、小计划的表格。

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语文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写在左中右结构的字,很多小朋友写得非常漂亮,今天,我们学习写上中下结构的字,看看谁是“小小书法家”。

(二)万花筒:练习上中下结构的字。

1、生字卡片出示“意、害”两个字,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

2、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一个字练习书写。

3、小组讨论交流监察院的书写顺序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书写时要先上再中最后下,注意安排好三部分的比例关系。比如:“意”在占格上,上中下一样多,但注意强调卧钩的写法。而“害”字中间的“丰”要占得宽些。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好另一个字。

5、学生练习自己收集到的上中下结构的字。

6、小组汇报交流,师生相互评议,选出“小小书法家”。

(三)百宝箱:读读背背古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感。(课件出示古诗)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播放课件,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指正。

4、举行朗读邀请赛。,表演赛。

5、采取多种形式背诵诗歌。

6、课后你还积累了哪些古诗?请学生背一背。(对积累得多的进行鼓励,表扬)

(四)大舞台:我能帮他做什么。

1、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很不错,你们能将这种表现带到“大舞台”上吗?

播放课件,揭示活动的内容,理解什么样的人需要帮助。(有困难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缺陷的人)

2、学生观看录像,看看小女孩调查的事件。(出示课件:小女孩的调查和计划表)学生分组,仔细阅读,想想这个小女孩的计划对自己有哪些启发。

3、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在我们的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教师相机鼓励学生要多多观察,乐于助人。

4、小组合作,共同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5、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调查计划表格,师生评议。

(五)总结谈话,结束新课。

同学们,通过过次语文活动,我们不仅学会了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会读会背古诗,还学会了怎样填写调查、计划表并按照计划去付诸行动,我们的收获真不少。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积极地参加语文活动,获得更多的知识。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重点难点:

1、字词:“纯、晶、圣、忍、帘”的读音;“线、忍、窗、帘”的写法;“湛蓝、明洁”的意思。

2、重点句子/比较难懂的句子

(1)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2)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3、段: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拉萨天空的蓝。

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2、了解拉萨的大致情况。

一、背景知识的了解,为学课文做铺垫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到青藏高原——点击拉萨。

2、走进拉萨(了解海拔、气候、布达拉宫等资料)。

3、学生自我介绍课外积累的相关资料。

二、揭题明题,整体感知全文

1、读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来读。

2、充分朗读,让学生自己参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读到正确流利。然后出示生字词,教师不教,先让学生认读,对读错的及时进行指导。

出示

湛蓝 纯净 视线 忍心 蓝晶晶 绝妙 雄伟

依山而建 圣地 窗帘 映衬 透亮 明洁 对照

3、初读体会

我的十分钟

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先读读课文,然后说说它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

交流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板书:拉萨的天空是 (湛蓝、透亮、高远……)

(5)是的,拉萨的天空是这样的,看一段录像。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忍:上面是“刃”,写好点的样子,摆好点的位置。

线:右半部的斜钩要有顶天立地之感,要写得舒展。

晶:是品字结构的字,借此可帮助学生复习这种字的结构。

四、作业设计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阳、女、衣、加、老、师”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做有同情心的孩子。

重点难点

1、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2、根据提供的图画和文字,想像故事情节,充实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

一、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天上有三个太阳,那该多好呀!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三个太阳》。二、听录音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小女孩的饥饿与寒冷。

三、指导看图,大致了故事内容。

投影出示文中八幅图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幅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四、学生借助图画和拼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补上教材的.空白语言,完整地范读课文,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学生借助挂图和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做上记号,多读几次。

五、出示认读字,读准字音。

1、卡片出示带有认读字的生词,指名认读。

教室画画女孩衣服放学亮晶晶

2、出示单个认读字,开火车认读。

重点提示:

“服“单独读的时候读第二声,在“衣服”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晶”是后鼻音。

3、齐读生字、生词。

六、学习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领读。

2、观察生字,说说你的发现。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⑴教师边范写边指导。

⑵学生书空。

⑶学生描红。

⑷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教师辅导评价。

七、课堂总结。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8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写字;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蝈蝈的知识;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前苏联)的作品《金色的草地》。学生准备:自己预习课文,了解蝈蝈及其他小动物的歌声。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三、朗读评比:

四、学写生字:

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1.把课文读给

教案《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绿色的歌》教案》,来自网!

爸爸妈妈听。2.想想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3.积累形容词。( )的晚霞 ( )的月亮 ( )的秋天 ( )的心情

板书设计:老师把要写的字范写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

四、语文实践活动:

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写得非常优美,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作文。

六、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苏联)的作品《金色的草地》。

语文教案 篇5

【训练目标】

1、将同学们在本组学习中开展的“走进田园”“走进乡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与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

2、借助本组课文学习中积累的丰富语言,以及从中领悟到的表达方法 ,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田园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向往等思想感情真实清楚地表现出来。

3、注意在习作中适当运用一些在本单元积累的优美词句,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要写作的内容表达得清楚具体。

4、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修改的习惯。

【训练重难点】

1、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感受有条理地表达清楚。

2、培养独立习作与修改成文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开展一次“走进田园”“走进乡村”“走进大自然”郊游踏青或农家生活实践活动,并要做好活动记录。

2、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方式搜集相关的文字与图片资料。

3、课外阅读一些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优秀篇章,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唤醒

1、谈话引领:

在本单元里,我们一起去拜访了朴素、恬静的乡下人家,欣赏到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走进了如诗如画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荷兰,陶醉于雍容华贵的郁金香;漫步在乡间田野,聆听到欢快、柔美的麦哨……当我们沉浸在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意境之中,被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深深吸引时,我们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对乡村生活产生无尽的向往……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用心聆听这样的一首歌──

2、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家随着音乐的旋律在头脑中展开想象:

在大家用心聆听和想象之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联想到了写什么?

生1:我仿佛看见了乡间田野碧绿的庄稼、金黄的菜花、袅袅的炊烟、清澈的小河。

生2:我仿佛正穿行在田间小路,在春光中、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生3:我仿佛已经回到了乡下老家,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爷爷奶奶身旁,回忆起和农村小伙伴们一起快乐的日子。

……

二、情景再现

1、承接引领:

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让老师也仿佛回到了那五彩斑斓的童年世界,眼前也浮现出那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乡下农家美景。相信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语文综合学习实践中都一定满载而归吧,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放飞思索,重温学习时间中那一段快乐的时光,充分展示你们的'实践成果吧。

2、分小组交流展示介绍自己“走进乡村”“走进田园”“走进大自然”的成果:

(交流要点:A、将自己搜集的有关此次活动的照片展示,向同学具体介绍农村的自然风光。B、讲述一个自己在农村生活或者本次活动中经历的真实故事。C、将你从农家搜集到的某个物品、学到的某种技术或实物如蝈蝈笼子等详细介绍。D、朗读自己活动阶段中写下的精彩日记。)

3、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在班级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条理、说清重点、纠正语病等)请同学认真聆听后,有针对性地发表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三、积累构思

(教师引语:你们的经历、你们的发现、你们的搜集无疑是你们学习成长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在享受活动的快乐后,不妨用精妙的文笔把它们记录和描绘下来,然后我们互相交换阅读,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精彩,并积累更多的习作经验。本单元学习,你们的语言积累也一定收获多多,我们首先来比一比谁的积累更丰富。)

1、小组交流:你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积累的有(以背诵方式汇报交流)

优美的词语(重点是成语)有:

优美生动的语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交流:通过课外阅读搜集到的

⑴ 描写乡村自然风光的词语有:

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叙述生活事件的词语有:

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描写农民精神面貌的词语有:

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融入构思:

⑴ 小组交流,说说本次习作,你打算选择哪方面材料写,写的顺序,写作的意图和重点有什么计划,请同学们参谋参谋。

⑵ 教师点名交流,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计划在哪些地方要用到积累的优美词句,计划运用哪些词句。并简要说说运用的原因。

四、课堂练笔

1、为了检验自己是否能奖构思的重点清楚的表达出来,请同学们选取计划将要重点描写或者讲述的一个精彩场面片断写下来。(如一段田园景色、一个劳动场面等)并要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积累的优美词语或者句子。

2、学生课堂练笔,教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评析

1、点名请三位(优中差各一)同学宣读习作片段,其余同学听后评价,提修改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标准:语句是否通顺明白;描写是否清楚,具体;重点是否明确,突出;运用的优美语句是否恰当:你觉得如何修改。)

2、按老师引导的评价要求,开展小组互动评价。(全员参与,取长补短。)

六、动笔成文

在听取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后,按照本次习作要求动笔写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七、朗读评改

1、将自己写好的习作稿认真朗读,及时发现错误,自主修改。

2、将习作再读给同桌或信任的好伙伴听,一边读,一边改。

3、将自己和同学帮助修改后的习作抄写誊正。

《语文教案锦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