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中考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地理中考教案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理中考教案 1第二章世界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海洋和陆地分布:三分陆七分海(陆地29%,海洋71%)
(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及分界线:要求通过课本熟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大洲、大洋之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的洲和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最小的洲(大洋洲)、的洋(太平洋)、最小的洋(北冰洋)
的大陆(亚欧大陆)、的岛屿(格菱兰岛)、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和北冰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
(1)地表形态变化:外力作用:风、流水、海浪、生物等的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
(2)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构造学说:A、全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B、板块是运动的;C、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4)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5)解释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的原因: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第三章世界的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要求能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判别)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特点是:时间短、常变化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一般不变化
2、常用的天气符号:(预报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和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日、月、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年较差,年降水量:(考查计算)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测得的气温值的和÷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和÷该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每月的月平均气温的和÷12
气温的日较差=当日的气温一当日的最低气温(陆地上日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气温的值一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海洋上比陆地上迟一个月,分别为8月和2月。南半球相反)
年降水量=各月降水的总和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要求能绘制和读图分析
3、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纬度因素】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上气温高于海洋上气温;冬季相反。
【海陆因素】在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0C
【地形因素】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3)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沿海降水多。【海陆因素】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理中考教案 2教学目标: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课件《樱花》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2、火车3、飞机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
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显示“日本图”,教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的旅游胜地
[读图7.5-7.7分析完成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
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
国家人口数(亿)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1396 ……此处隐藏1806个字……分
地理中考教案 61.下列一些自然现象,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B.四季变化现象
C.昼夜现象D.昼夜交替现象
2.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
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B.北极圈和南极圈
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3.下面是同样图幅的地图,你若采用比例尺的地图是
A.建平县行政图B.朝阳市行政图
C.辽宁省行政图D.中国行政图
4.下列山脉为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
C.乌拉尔山脉D.大分水岭
5.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B.20°E和160°W之间
C.20°W以西到160°ED.20°W以东到160°E
6.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
C.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D.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
7.地球上,海洋所占的比例是:
A.71%B.29%C.50%D.39%
8.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
9.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风和日丽B.长夏无冬
C.四季如春D.常年湿润
10.如果你爸爸今天要到南非出差(南半球),你将会建议带
A.春装B.夏装
C.秋装D.冬装
11.20xx年8月13日台风“查理”袭击美国,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12.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D.纬度位置
13.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A.沿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北坡D.喜马拉雅山南坡
14.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A.午夜B.日出前后
C.日落之后D.早晨8时
15.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B.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
C.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不同D.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
16.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A.干旱的沙漠B.原始的热带雨林
C.寒冷的极地D.中低纬度的沿海
17.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18.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军事力量强弱B.开发历史早晚
C.经济发展水平D.人口多少
19.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都位于北半球
C.发展中国家都是二战后独立的D.发展中国家都位于南半球
20.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B.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C.拉丁美洲、欧洲、大洋洲D.亚洲、欧洲、北美洲
二、综合题(21题8分,22题11分,23题9分,24题10分,
25题11分26题11分,共60分)
21.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A、B、C三个人同乘一辆飞机去非洲救助难民,A、B、C三人都信奉宗教,途中三人交谈,A说我是英国人,每个礼拜都去教堂做礼拜;B说我是穆斯林,我们的宗教活动在清真寺进行;C说我来自泰国,在我们国家,寺院遍布全国。
请回答:
(1)A信奉教,这一宗教主要分布在洲、洲和大洋洲。
(2)B信奉教,主要分布在洲的西部和东南部,洲的北部和东部。
(3)C信奉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和。
(4)世界上有一半的人信仰宗教,在中国,多数人(信、不信)教,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教。
2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1:,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米。
(2)用直尺量算一下,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米。
(3)甲山在乙山的方向。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高度;试估算山顶甲的海拔高度是。
(5)若山顶乙的海拔为495米,计算乙山顶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6)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处爬山要容易些。
(7)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DE
23.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世界2213
非洲3814
北美洲]149
亚洲814
欧洲1011
大洋洲711
(1)计算表中各洲20xx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请把计算出的数值填在表中空格内。
(2)比较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洲。
(3)世界上人口的分布特点是,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相协调。
24.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大洲:①②③④⑤⑥;
(2)大洋:⑧⑨;
(3)从东、西半球看,大洲⑦属于;
(4)大洲①和大洲②的分界线是。
25.读A、B两地(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最低气温出现在月;气温出现在月;此地气温年较差大约是;说明此地气温的年变化:。
(2)B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那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说明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3)B地的气候类型是
①热带雨林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中海气候④寒带气候
(4)A地的气候特征是
①全年温和多雨②全年高温多雨
③终年寒冷干燥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你知道判断气候特征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什么
;。
26.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和三个主要人种。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分布。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的,没有优劣之分。
(2)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洲、洲的北部以及北美洲的中部、南美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等地。
(3)黄种人主要分布在洲的东部、洲的北部和南美洲等地。
(4)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