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案

时间:2025-10-21 14:39:07
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案

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案1

一、复习导入

1、谈谈牛郎和老牛的亲密关系。(照看周到、善解人意)

2、具体说一说。检查学生是否能有条理地叙述。

二、学习第三段

1、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

指名说说,其他同学补充。

2、看看书上是怎样叙述”微弱的星光下面“老牛说话的情景的。

3、有感情地朗读老牛说的话。

三、学习第四段

1、轻读课文5~7自然段,思考:

(1)牛郎是怎么找到织女的?

(2)牛郎和织女在交谈中会说些什么?联系上文,想象着说。

(3)其她仙女有何想法?

2、第5自然段的.前三句话。

注意”找到“的过程:“翻过……来到……忽然……传来……循者笑声望去,只见……过了一会儿……”

3、练习说交谈的过程。同桌分角色,也可以一人单独叙述。

指名分角色说说。

4、众仙女佩服织女的勇气。

找出上文中与“勇气”有联系的词句——第5自然段“机会难得”。

5、:相知——相知——相守。

四、学习第五段

1、轻读第五段,圈出表现老牛高兴的词语。(眉开眼笑)

2、读出老牛的高兴。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老牛在故事中的作用。

五、练习用“原来”造句

1、读两句例句,体会相同的位置与用法。(表示发现真实情况)

2、联系生活,打开思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自问自答。

(1)新学期:有同学转入、转出。这位新同学是谁呀?……

(2)上课时:有同学迟到,询问原因。xxx今天怎么迟到啦?

(3)马路上:围着一圈人,看个究竟。……

3、注意细节,写具体。

文中例句1:“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

4、拓展,另一种意思。(起初,没有经过改变的)

(1)结合数学中的应用题。如:仓库中原来有96吨煤,现在又运来18吨,问现在仓库中共有多少吨煤?

(2)联系“新学期”。xxx原来是xxx小学的学生,现在转到了我们班,与我们一起学习、生活。

六、作业

1、预习《牛郎织女(二)》

2、把故事讲给爷爷、奶奶或村上的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心眼好,能吃苦

牛郎织女

心地善良,留在人间

老牛(眉开眼笑)

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乐于和同学交流对故事中人物的认识与评价。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围绕这两颗星,我国劳动人民为它们创作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这个故事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这个故事的作者是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是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划出文章各段表示时间的词句,试着理解该段大意。

3、学生汇报。

板书:

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晚上第二天黄昏一天一天从此以后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一句话简单讲述该段大意。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五、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六、作业

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从相识、被迫分离到一年一次鹊桥会的全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二、逐部理解,深入体会。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板书:

鹊桥相会

织女被抓

相识→结婚→生儿育女→老牛诀别

2、你能够利用文章中各段的.重点词句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吗??

(指导学生抓住各段的重点词句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

3、教师引导:故事中的角色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你们喜欢这则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作业:

收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再用笔记下来。

板书设计:

鹊桥相会

织女被抓

相识→ 结婚 → 生儿育女 → 老牛诀别

哥嫂待他不好 老牛指点男耕女织 话别留皮 趁机抓走 鹊桥相会

照看老牛周到 相识成婚幸福美满 天河相隔

教学反思:

1、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文章的细节,如“披上的牛皮没有能量,怎么能够把他们三个人带上天空呢?”“为什么不能够从天河上飞过去?”“披着牛皮飞不过天河,为什么喜鹊能够飞过?”等产生质疑,说明学生对民间传说并不够了解。

2、让学生收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再用笔记下来,但学生囿于条件所限,无人给他们讲,也鲜有接触的机会。

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案3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抨击。

教学过程:

……此处隐藏3221个字……的?

(1)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七)课文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思想、感情、情节等方面分析了课文,初步了解了民间故事的一些特点,展示了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

第二课时

(一)承上启下: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现在有哪一位同学能为大家讲讲牛郎和织女他们都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一边播放相关的幻灯片。“听完之后,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牛郎和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

(二)师生交流:

学习第六段: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然后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学习第七段: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老牛又讲了什么话?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三)小组学习:

现在请同学们参考前两段的学习方法,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学习文章后面的部分。

(四)评论游戏:

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假设你们的身份不是小学生,而是一个个小评论家,你会怎么去评价故事中的人物呢?

(五)写感受:

学完了这个故事,你们想说什么呢?同学们可以从文章内容情节、思想感情,以及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等等方面来抒发你们的感受。也可以试着对故事进行改写。请把你最想说的和最想做的写下来。

(六)回应上节课的导入:

通过《牛郎织女》故事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为什么我们会拥有七夕节这个民间节日了吧?知道以后七月初七我们要做什么了吗?对了!就是“拜月乞针线”。

(七)扩展阅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取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描述了织女一边织布一边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发世间女子离别相思之情。

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案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心急发焚”、“霎时间”造句。

4、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磁带、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了?(问题导入)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的认读。

2、朗读课文。

3、说说每一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第一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牛郎织女的“日子过得挺美满的”?

①师生讨论。

②教师板书。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4、思考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五、讲读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①衰老的牛又讲话,老牛讲了什么?

②老牛讲话时的神态怎样?

2、小组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老牛讲的话。

4、老牛死了,牛郎织女的性情怎样?

5、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肃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的习题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讲读课文第三段

1、牛郎和织女过着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候也发愁,她愁什么呢?

2、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后怎样?

3、读课文3-5节,画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①王母娘娘更是气得……

②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

③王母娘娘狠狠一推……

④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王母娘娘的句子。

6、默读3-5节,画出描写织女与牛郎的句子。

①朗读“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②“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第3-5节。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①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②闯人家里,抓走织女

③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让学生根据上述三个标题说说这断课文的内容。

二、讲读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6、7节,思考这两段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①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②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2、牛郎和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七他们在鹊桥相会时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作业

1、用下列词语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