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3、了解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大自然风光无限,跟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我们欣赏了泉城,领略了九寨沟,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奇特风景。今天,我们又要乘着语言文字这辆高速列车,去国外的荷兰走一趟,去感受那里浓浓的田园诗情。
2、板书课题,齐读并质疑。
3、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
2、交流学习情况: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辨析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
3、出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极目远眺仪态端庄绿意盎然骠悍强壮
辽阔无垠悠然自得默默无言舒缓平稳
四、分节指读课文,师生相机正音。
五、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荷兰“田园诗情”的一句话。
2、交流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1)指名读。
(2)说说从这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句式训练:是……也是……
3、文章哪几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荷兰的这一特点?(指导分段)
4、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齐读,思考讨论:“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从“真正”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感情朗读这句话。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真正”的荷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感受荷兰的田园诗情。
二、细读课文,感悟积累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奶牛图”,观察:你觉得图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1)奶牛的姿态:
①用横线划出描写奶牛姿态的句子。
②交流并出示: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③指名朗读句子,想象:在这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奶牛会思考些什么呢?
④感情朗读句子(陶醉、喜爱)
(2)奶牛的活动:
①用曲线划出描写奶牛活动的句子。
②交流并出示: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③指名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④感情朗读句子。(奶牛的乐园)
2、除了奶牛,你觉得还有什么也吸引了你?
①出示: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②朗读,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郁金香有什么特点?(多)
③感情朗读
3、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快乐的奶牛,大片大片的郁金香,这是真正的田园风光,所以,荷兰是(引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选词填空、气象谚语的学习与积累,感受祖国文字的内涵与底蕴。
2、知道周记是怎样写的,要写些什么内容,培养能力。
3、通过口语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收集、展示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形近字组词,气象谚语的理解。
2、口语训练。
教学准备:
文字课件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幻灯(形近字)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3、举例子。
4、巩固。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安静、宁静、平静”
2、区分三个词的`不同。
3、讨论具体做法:(略)
4、幻灯补充练习。
三、积少成多
1、出示古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滩似雪堆。
2、熟读成诵。
3、抽查背诵情况。
4、出示四句气象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东虹日出西虹雨。
5、朗读成诵。并交流意思。
四、作业布置
1、背诵所学
2、收集气象谚语。
教后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
二、阅读平台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学习这则周记。
2、反馈学习情况:这周记写了什么事情?
3、那么,现在你知道周记该怎么写了吧?
把一周内哪些重要的和有趣的事记下来。写周记要先写上哪一月哪一周。
4、自己体会写法。
三、语文大课堂——我们都是普通话宣传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小组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工作。
3、开展宣传活动。
4、交流看法。
5、练笔。
四、作业
1、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
2、活动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小学语文教案 篇3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预设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
3、理清故事脉络。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
2、感受诸葛亮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准备
重温《三国演义》
教学预案 ……此处隐藏7052个字……话中,不知不觉进入了尾声。课堂上,那些调皮、活跃的同学的发言独特而新颖,让人一听就知道他经历过此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自学生新词,分段,教学一、二两大段,背诵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1、4题。
教学过程
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
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
3.讨论分段。
二、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
尔后提问: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
(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深蓝,金黄、碧绿、)
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
二、学习第二大段。
1.轻读2、3小节,思考:①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家来?②闰土来“我”家前,“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
读后抽答。
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祭祀”、“郑重”、“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
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
三: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
四、师课的小结。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两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四两大段。分辨课文详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完成作业本第5题。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课后第5题的词语。
二、抽读第三段(第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
貌特点的语句。(“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
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
外貌特点描写,并在黑板一侧作副板书:
外貌 特点
紫色的圆脸 生活特点
头戴小毡帽 地方特点
套一个银项圈 时代特点,
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
提问: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 (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 (只是、便、于是)
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小节。
三、1.抽读第四段(第6—16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稀奇事。
2.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 (管西瓜刺猹)抽读“闰土又对我说……油一般的滑”,(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
3.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 (“有胡叉呢……”—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 (勇敢机智,板书。)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
4.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 (在雪地捕鸟,板书)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词(扫、支、撒、拉、罩等)。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 (聪明能于。板书。)
5.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 (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略写)
6.抽读课后题1(2)、(3)两题,生回答。
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那么,与闰土对比,“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 (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 (抽答)
1.小黑板出示“我素不知道;……”一节,齐读,理解“素”、“如许”、“单”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
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
2.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 (小黑板出示本节,齐读)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以羡慕、感叹的语气朗读本节。
本课板书设计:
稀奇事 反映品质
详写 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壳
略写 见多识广
沙地有跳鱼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第五段,从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特点,进—步认识课文从整体上如何安排详略,完成作业本第2、3、6题。
教学过程
一、听写本课的生字,订正巩固。
二、利用抽答课后题1(1)、(3)两题,从整体上回顾和巩固上一课时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其中1 (3)中的“闰土是怎样一个人”问题的回答,可从外貌描写中导出“活泼可爱”的特点,“机智勇敢”可以归入“聪明能干”这一品质特点中,教师形成系统板书)
三、因为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又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受到“我”深深的敬佩和喜欢,他又很喜欢和“我”相处,所以,“我”和闰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是怎么分别和保持友谊的?读最后小节(抽读)。
1.在这一小节里,哪些句子反映了“我”和闰土友谊深? (“我急待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两人的分别时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恋恋不舍)
2.反映“我”与闰土保持友谊的语句有哪些? “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 “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反映了“我”对闰土长期思念的思想感情)
四、以课后题2为思考题,生再次轻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