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大班科学教案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
·积极参与多来咪俱乐部活动,愿意大胆展示,体验参与大活动的快乐。
·喜欢趣味问答小知识,积累植物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两个班级都进行了《有用的植物》的主题活动。
(材料准备) PPT、各种乐器等。
重点与难点:相关主题经验的迁移
教学过程:
一、幼儿进场,引起活动兴趣。
1、幼儿在《do re mi》乐曲声中依次入场,并跟着主持人一起舞蹈。
2、主持人:天空中有绚丽彩虹,音乐里有七彩音符,让我们伴着动听的旋律一起走进音乐幼儿园的(幼儿和:do re mi俱乐部)ye!(幼儿自由地入座)
二、第一环节:口号——“你歌我舞显身手,唱唱跳跳快乐多”
分班进行集体歌舞表演:
1、大一班:民族舞蹈大串烧
2、大二班:我爱北京天安门
3、大二班:小小京剧《剑舞》
三、第二环节:口号——“小小问号问个啥?植物知识来回答”
1、主持人:植物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最近我们两个班级都在开展“有用的植物”主题。知道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今天在这里我们就来一场植物知识大pk,看看谁知道的植物的知识多。好,那你们可要听清问题,开动脑筋哟。
2、教师出题:
(1)请你各说出两种常见的落叶树和常绿树名称。
(幼儿回答后,出现图片,丰富幼儿经验)
(2)请问这些蔬菜的什么部位可以吃?(根、果实、茎、花等)
食用种子:毛豆、花生
食用茎/叶:菠菜、卷心菜、青菜、芹菜、油菜、韭菜、小白菜等
食用根:萝卜、胡萝卜、土豆、番薯等
食用花:西兰花、花菜等
食用果实:西红柿、辣椒、黄瓜、丝瓜、南瓜和茄子等
西兰花和花菜的茎和花可以吃。
(3)请找出图片上生长在地里/水里/泥土上/藤上的植物。
3、对答游戏:菜地里的歌pk赛
游戏时,速度由慢到快,以不间断的一组为胜。
师:什么高高藤上挂? 生:丝瓜(黄瓜等)高高藤上挂。
什么生长在水中? 生:莲藕生长在水中。
什么长在泥土里? 生:红薯长在泥土里。
什么尖尖细又长? 生:辣椒尖尖细又长。
什么灯笼高高挂? 生:南瓜灯笼高高挂。等等
4、找找生活中我认识的`蔬菜,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出示PPT图片,幼儿讲出自己认识的几种蔬菜。
●小结:植物的知识有很多,每天我们都会看到一些植物,也会天天食用蔬菜瓜果,对于这些常见的东西我们要能认识它并知道它的名字。
四、第三环节:口号——“才艺大比拼,爱怎么拼就怎么拼”
大一、大二班各出一个才艺节目
钢琴四手联弹、钢琴独奏、大提琴齐奏。
五、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2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幼儿对冲剂类药物放入水中后会发生溶化现象产生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这一年龄特点,设计了这节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实验,从中发现有些物质能溶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于水,在观察、比较和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物质的溶化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有的物质有被水溶化的特性。
2.发现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大小及搅拌等有关。
3.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训练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感知溶化的特性。
难点:发现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大小及搅拌等有关。
活动准备:
1.木头、塑料片、盐、砂糖、冰糖。
2.勺子、记录纸、笔、热水、凉水、抹布7块、烧杯14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观察引导,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块木头,再将其放入装水的烧杯中,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2)请幼儿思考:木头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其他东西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二、基础部分:
实验一:谁不见了。
1.猜想并记录:谁不见了(1)老师:这些材料宝宝要和水来作游戏,我们先用木头、塑料片、盐、砂糖做实验,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它们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幼儿猜想并记录。
(3)展示幼儿记录,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2.实验并记录:到底谁不见了。
(1)老师:小朋友的说法各有不同,到底谁猜对了谁猜错了呢?我们还是做个实验试试看吧。在做实验前,我想请你们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烧杯中,进行充分的搅拌之后,先别忙着记,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然后,把这种有趣的现象记录下来。
(2)让幼儿各取上述材料放在自己的透明杯中并搅拌。
(3)引导幼儿观察:谁不见了。
教师小结:一些物质溶进水中变样了,这种现象叫溶化现象。
老师:小朋友,溶化还有好多秘密噢!你们想不想去发现它们呢?
实验二:
1.让幼儿取少许砂糖放入两个烧杯中,一个加凉水,一个加温水。引导幼儿观察,哪个烧杯里的'糖溶化得快。
2.请幼儿做实验记录,并请幼儿讲解自己的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可溶于水的物品,在温水中比在凉水中溶化得快。物品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
实验三:
1.让幼儿取少量冰糖和砂糖,分别放在两个水温相同的烧杯里。
2.引导幼儿观察哪个烧杯中的糖溶得快?
3.指导幼儿做记录,哪种糖溶化得快。
4.幼儿拿记录本讲述自己发现的现象。
5.请每组一名幼儿讲解实验结果。溶化最快的物品是什么,最慢的呢?
教师小结:可溶于水的物品颗粒越小溶化的就越快,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品的大小有关。
实验四:
1. ……此处隐藏3792个字……、尝试将数字1——8进行4次好另外组合,分列成4个好另外号码。
2、能积极动脑,树立本人处置困难的自疑心,体验成功的悲愉。
准备:
1、教具:1——8的数字贴。
2、学具:幼儿操做纸人足一份。
过程:
1、 家中的电话号码。
(1)请2—3名幼儿道一道本人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用粉笔写在乌板上。
小同伙,你们家皆有电话吗?(有)你知道本人家的电话号码是若干嘛?请你来道一道。(幼儿道完教师在乌板上写出来)我们来看看xx小同伙家的电话是若干呀,我们一同来念一念。(幼儿一同来念一念那个号码)
(2)角力较劲争论战收明那些号码皆由哪些数字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可不异。
a、小同伙们可实了不得,皆知道本人家的电话号码,然则,你知道吗,在那些号码里还藏着许多奥密呢!请你仔细地看看,那x个号码里面有哪些地方是不异的,哪些地方是好另外?请你好好地比一比,也可以或许战身旁的好同伙筹商一下。(幼儿互相会商,教师可引导个别幼儿讲讲)
b、教师小结:不异点是每个号码皆有8个数字构成,好别点是每个号码皆是纷歧样的。你知道为什么要把每家的电话号码安拆的纷歧样吗?(随意请2名幼儿讲讲)
方针:
a、 8个数字不能重复, 只能用到一次。
2、出示数字1——8的`磁贴,提出设念要求。
b、请你设念的号码中要有那8个数字,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
我们来看看是哪8个数字?(教师边出示磁贴幼儿边念数字)
3、小小设念员。
c、 我们先给谁家设念电话号码呢?出示一个小植物磁贴,教师请幼儿来设念,若不行教师可示范着先设念一个,然后再请幼儿给其他几个小植物设念,可以或许为2—3个植物设念一下
(1)植物园也要给小植物家拆电话了,你乐意为小植物们设念一个8位数的电话号码吗?
丛林里还有好多小植物的家出拆上电话呢,我们一同来帮它们先设念一个电话号码吧,幼儿操做,教师巡回引导。
(2) 请做得快的幼儿引见,为什么能做得又对又快。
4、我的设念。
(1) 请2——3位幼儿展示本人的纪录后果,大家查抄是可按要求完成。
(2)为植物拆电话。
大班科学教案 篇8思考:
1、每一个环节材料投放是否适宜,要发展孩子哪方面的经验,材料的量是否合适?
2、你觉得教师投放的材料巧在哪里?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获得有关容积守恒的经验。
2、乐意与同伴一起探究,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瓶子若干,大小相同的杯子每组2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桌上的两个形状不同的瓶子,里面的水是一样多吗?说说哪个多,哪个少?你是怎么知道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2、过度小结:那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到底是哪个多,或者一样多。
二、实验
1、师:(介绍材料)我桌上有二个杯子,谁来说说看是怎样的杯子?(哦,是两个一样大小的杯子,还有刻度,请你们来试试做下实验,看看到底是哪个多,或者一样多。
2、幼儿操作
3、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讨论:实验方法以及孩子的发现。(将瓶中的水分别倒入相同的杯子中,得出结论一样多)
2、再次验证:把杯子里的水倒进瓶中,感知不同的瓶子,装的.水是不是一样多?
3、为什么相同的水放在不同形状的瓶子中,看起来不一样?
4、小结:原来只有用二个相同的有刻度的物品才能证明二瓶水是否一样多。瓶子的高矮、粗细不影响水的多少。
三、验证试验
1. 水一会儿变多,一会儿变少,到底是不是盛水的瓶子在搞怪呢?
2、介绍材料:一组有大小不同的瓶子、一个有刻度的杯子。
师:这些是我们小朋友收集来的瓶子,我发现这个水瓶身上有些数字,你们看见了吗?这是什么意思呢?(哦,让我清楚地知道这个瓶子里装了多少水。)
3、要求:那现在请小朋友把水装到有标记的这个水位,然后再把水分别倒入大小不一的瓶子后,你发现了什么?(一样多的水装在不一样的杯子里,看上去有多有少,很有趣。)
4、幼儿记录(水位不一样)
5、小结:①水位的高低与瓶子的粗细有关。
②一样多的水装在不一样的杯子里,看上去有多有少,实际上水杯里的水没变,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水的容量不受容器外观变化而变化。
四、延伸活动
1、师:诶,我这里还有两个瓶子,里面装的水哪个多,哪个少,又或者一样多呢?
2、师:这里面装的水看上去一样多,但是瓶子大小不一样,所以不能很准确地知道,所以我们也要经过实验才能知道,或者看刻度线也能知道。
大班科学教案 篇9设汁意图:
大班幼儿已初步知道眼睛的用处,但还不知道如何保护眼睛。经观察,有些幼儿不注意眼睛的卫生,常用脏手、脏手帕揉眼睛;看书、画画常常不注意姿势,眼睛离书本很近。尤其是有些幼儿在家里几乎每天看电视,而且看的时间较长,离电视屏幕很近,有的甚至躺在床上看。设计本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知道保护眼睛的基本方法。并求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向家里人了解眼睛近视或生眼病的原因。
2.保护眼睛为内容的.图片4张。儿歌“小医生”的录音带、录音机。
3.请好一位眼科医生。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请幼儿猜谜语:“上边毛,下边毛,当中一粒黑葡萄。”要求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是什么东西。幼儿个别回答)
请幼儿闭一会儿眼睛,然后提问:假如眼睛看不见,你会怎么样?
小结:我们学习,生活、劳动都要有一双好眼睛。
二、怎样保护眼睛
1.请幼儿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人要戴眼镜,眼睛近视或生眼病会感到怎么样。
2.逐张出示图片,内容分别为:写字画画时坐姿要正确;看书以后向窗外远眺;不用脏手、脏手帕揉眼睛;看电视要离开一定的距离,时间不能太长。请幼儿看图讲出内容,并联系自己,说说平时有没有像图片上的小朋友那样做。
3.请一位眼科医生讲讲怎样保护眼睛,并检查几位小朋友的眼睛,根据检查情况,提醒幼儿应注意什么。
小结: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
三、欣赏儿歌“小医生”,进一步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
介绍班里开展“保护眼睛”的活动情况,通过校信通给家长联系,请家长配合老师共同做好保护幼儿眼睛的工作,要求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采光好、桌椅高低合适的学习场所,平时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随时纠正幼儿用眼的一些不良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