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案1教学目标:
1、知道大格刻度对应分时表示几分,会正确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探索看时间的方法,掌握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3、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走的关系,知道1时=60分,理解几时半就是几时30分。
4、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读出、写出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读出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学期,我们已经会看几时和几时半,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另外的时间,例如,我们每天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什么时候下课休息的等等。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探究学习
1、出示课件,认识60小格
师:要正确读出时间,我们必须了解钟面。请你说一说,你在老师出示的这个钟面上看到了什么?请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出:
(1)钟面上有12个数。
(2)有时针、分针。
(3)有12个大格。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学生出来指着数一数。
(4)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学生出来指着数一数。
(5)有60个小格,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学生出来指着数一数。
师出示课件进行验证。
2、认识时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同时时针从数12走到数1。
师: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几时?
师:时针从1走到2是1时。从2走到几是1时?你还能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时?
师: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1时。在生活中,有时时针不是正好指着几时。比如现在时针不是正好指着8,而是过了一些,所示示的时间就是8时多。那么,到底多多少呢?这就要看分针了。
3、认识分
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课件演示分针走1小格)
师:那么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你是怎么想的?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是几分,你能算出来吗?(写在练习纸上)想想怎么能很快记住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几分。
4、认识1时=60分
师:那分针走一圈是几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那你知道1
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吗?(板书:1时=60分)
课件演示验证。
5、认识时间
(1)出示2:05
师:你会认这个时间吗?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
(2)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3)完成书P82“做一做”1。
小结: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五第1题:同学们你们会用今天学的方法看钟了吗?这是小红一天的作息时间,请你们用两种方法写下来。
师:这是小红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2、做练习十五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下课时间到了,请小朋友们看现在的时间是多少?你知道这节课多长时间吗?课间我们会休息几分钟呢?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记下来好吗?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案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107页练习二十第511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运算顺序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648+4(2)48+36-66(3)55-75
(4)(84-36)8(5)48(8-2)(6)59+6
2、学生小结混合运算
算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三、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
独立完成比较异同之处。
问:为什么题目中的数字相同,但结果不同?
指出: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弄清运算顺序。
2、完成练习二十第7、8题。
3、小结: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算,等式计算要注意格式。
四、应用题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9、11题,分别说出解题思路。
2、小结:解答连续两位应用题所求的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已知条件。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6、10题。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案3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90页例1、第91页例2及练习二十三相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利用钟表学具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感受时和分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正确读写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看清时针指向几或者接近几,掌握时间的认读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一年级的时候,大家认识了整时,请你观察钟表,认一认。
生:9:00和5:00。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直观演示、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大格、每一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时针从1走到2是1小时。从4走到几是1小时?你还能说出时针从几走到几是1小时?
小结: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以过的时间是1时。
2、认识分。
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多媒体演示分针从12走 ……此处隐藏7727个字……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应用。
1、我会连线
吃中饭时间4时5分快8时7:10
2、车次信息
车次始发站始发时间到达站到达时间
K28杭州7:03上海9:31
K59杭州5:53上海8:10
K62杭州10:13上海12:36
①看了这张表格,你知道了什么?
②哪辆火车从杭州出发的时间最迟?
哪车火车到达上海的时间最早?
③李老师一早就要到上海开会,坐哪辆火车比较好?
④如果老师乘坐K59次火车,你认为我几点钟到火车站比较好呢?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案9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
课件出示:先发出钟表走的声音,然后出现分针、时针,接着依次出现1~12的数字,最后形成钟面。
师:这是什么声音?
板书:钟表。
2、说一说。
(1)钟表有什么作用?
(2)你了解钟表的哪些知识?
设计目的:利用课件初步熟知钟面的组成部分,为后面制作钟面做好铺垫,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加强钟面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方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钟表知识的程度,并以此作为调整课堂教学思路的主要依据。
二、自主探索
1、制作钟面。
师:想认识钟表得先了解钟面,你们想做一个吗?
(1)(指着大屏幕)请同学们先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再在小组中讨论做钟面需要哪些材料。
(2)各小组同学打开时钟爷爷的礼物(一个画有格子,但没有写数字的钟面,一枝彩笔,一个按钮,没有给学生时针和分针。)
(3)小组合作制作钟面。
学生产生质疑:时钟爷爷给的材料不能制作钟面。
师:还差什么呢?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老师这里来取时针、分针。
(学生活动)
2、介绍钟面。
师:谁愿意把你们组做的钟面介绍给大家。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
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格组成一个漂亮的钟面。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格分别闪烁)
设计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动手、观察、合作的能力,我把观察已有的钟面模型改为小组合作制作钟面。在制作时我又有意不给学生时针、分针,设置障碍,让学生体会时针、分针在钟面中的重要性,也潜伏这节课的重难点,认识整点时刻和时针、分针有密切关系。
3、认识整点时刻。
(1)学生尝试拨钟。
师:现在请你们在小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刻。
选3个拨整点时刻的学生上讲台。
a、请他们把拨好的钟面放在实物投影上。
b、再请这些学生分别给同学们说一说拨的是几时,是怎样拨的。
师:刚才这些同学说得真好,他们说×点、×点、×点是生活用语,在数学中我们说×时、×时、×时。
板书:×时、×时、×时。
师:这些时刻都属于整点时刻。
(2)观察比较。
讨论:小组同学一起观察、讨论这三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指着什么数。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得出认识整点时刻的方法。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教师把3个钟面上的分针添上红色,再次提醒学生注意整点时刻的分针指着12。)
(3)练习。
a、教师拨时刻,学生指认(4时、9时)。
师:9时,你一般在干什么?
b、学生拨时刻。
请学生拨出上午上课的时刻和下午上学的时刻。
师:你们迟到了吗?
师:看来大家都很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
c、同桌同学互拨互说。
设计目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在钟面上拨出喜欢的时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认识整点时刻的方法,来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4、认识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法。
(1)出示:7:00。
师:你见过这种时间吗?认识吗?你在哪里见过?
师: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种电子表示法是怎样表示7时的`。
小结:在两点右边写两个0,左边写几就是几时。
(2)练习。
你能把黑板上的×时、×时、×时用电子表示法表示吗?
(集体订正,做对的同学请画面小红旗表扬自己)
三、综合运用
1、找朋友。
课件出示:游乐场的草坪上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在玩找朋友的游戏(配上找朋友的儿歌)。
动物们分别戴上上面的钟表头饰。
师:请同学们帮小动物找找好吗?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
2、看表演。
课件出示:小猴去看海狮顶球节目,来到表演馆门口被大象伯伯挡住,大象伯伯说:“小猴,要过1个小时才开始。”小猴看看手表。
师:你会认小猴的手表吗?这时的时刻是多少?你知道海狮顶球节目开始的时间吗?
师:小猴和你们一样聪明,10时他准时来到表演馆。那我们就和小猴一起观看海狮顶球吧。
(课件展示海狮顶球)
3、出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情景图”。
a、小组合作。
每组发一张小明一天的生活情景图(教科书第92页)。
要求:小组合作分别给每幅图配上相适宜的时间,为小明合理地设计一天。
b、集体评价。
哪个组安排得最合理。
师:希望大家能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设计目的:学生经过自主探索这一环节后,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一些具有坡度的题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配上有趣的动感画面,增强学生的解题兴趣。特别是为小明设计一天的时间安排,让学生感受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目的: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这是学生健康情感发展的基础,师生在交流中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