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中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纸袋练习多种方法跳,发展幼儿腿部力量。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积极尝试利用纸袋开展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纸袋、音乐录音机各一、幼儿自画小问题、长丝带一条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运动
1.出示纸袋,引起幼儿兴趣
2.听音乐利用纸袋进行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玩纸袋学习跨跳
1.幼儿探索一人玩纸袋多种跳法
2.幼儿集合,交流各种跳纸袋的'方法
(1)方法一:纸袋平放地上双脚并拢跳,幼儿原地练习
(2)方法二:纸袋平放地上跨跳,幼儿原地练习
3.幼儿探索多人合作玩跳纸袋
4.幼儿集合,交流分享玩法
(1)方法一:纸袋连接成一条,双脚并拢左右跳
(2)方法二:纸袋竖起来一个一个跨跳
5.幼儿练习跨跳过竖起来的纸袋
6.集体游戏:进军探秘乐园
1)教师讲解并示范游戏玩法
2)幼儿分四组练习一遍
3)幼儿进行游戏一遍
三、放松结束
中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在身体以及学习和生活能力方面的变化,理解成长的初浅的含义。
2、能积极的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参与活动。
3、激发期盼长大愿意学习更多本领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幼儿小时候的照片。
2、婴儿以及2-3岁宝宝的生活录像。
3、幼儿小时候穿过的衣物。
4、一张大的纸娃娃、一支红色记号笔。
5、排序卡和小图片。
活动过程:
情景感知------体验理解------迁移内化
(我的身体在长大)(我的本领在变大) (我还会长大)
一、导入。出示幼儿小时候照片,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PPT,里面有较容易辨别的典型幼儿小时候的照片。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谁?
2、加深难度,播放几张比较难认的照片请大家辨认。
教师:接下去还有几张,我们来看看是谁?"这些认不出来了吧,原来,我们小时候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会不一样,因为我们在慢慢长大。
3、幼儿相互观赏照片。
教师: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请你和你的朋友交换着看一看。
二、我们的身体在长大。
1、提供实物,幼儿观察,操作,发现身体在长大。
教师:我们现在的样子和小时候的样子不一样了,是哪里不一样了呢?我们来找一找。
桌上有一些我们小时候用过的东西,你可以用这些东西来比一比,试一试,看我们到底哪些地方与小时候不一样了?
2、幼儿操作完,谈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在大纸娃娃上进行记录。
教师:"你和小时候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怎么不一样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纸质娃娃的身上做记号。请个别幼儿用小衣小鞋来示范,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3、教师小结:我们都发现了,我们的身体、手、脚、头都和小时候不一样,原来是我们的身体在长大、长高了。
二、我的本领在变大。
1、播放婴儿录像。
教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录像,请你来看看。提问:这是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小宝宝,她在干什么?""为什么用奶瓶?""为什么要妈妈抱?"(分别出示图片:小宝宝、妈妈抱、没有牙齿吃奶瓶、只会笑不会讲话。)
小结:原来宝宝还小,他什么都不会。
2、播放2-3岁宝宝录像。
教师:我们来看看小妹妹在干什么?(出示图片:小妹妹自己走路,有牙齿自己吃东西、还会讲话。)
小结:小妹妹会说话了,会自己走路了,还会自己吃东西呢!她本领可是比小宝宝大多了。
3、说说"我的本领变大了"。拓展。
教师:小朋友,你的本领比小时候大吗? 你有哪些本领比小时候大了呢?
4、小结:瞧,我们和小时候相比,我们除了身体在长大,本领也在变大。
三、幼儿知道自己还会长大,学到更多的本领。
教师:你们还会长大吗?长大了会怎么样?
四、集体操作活动。幼儿将幼儿用书上的成长图片按顺序进行排队。
教师: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我长大了"的排序卡,我们从小宝宝长到现在这么大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请你先摆一摆,然后撕掉背面的双面胶,贴到相应的格子里。贴完后,可以请客人老师看一看对不对。
活动延伸:
环境创设:布置"我长大了"心里角,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剪纸、绘画等作品。
家园共育:家长有意识的为幼儿创设独立思考、自己动手的机会,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领域渗透:结合社会活动"我长大了",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交往的能力。
中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倾听并理解游戏规则。
2. 培养幼儿的语言及组词能力。
3. 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皮球一个、排球一个(上面粘有眼睛,鼻子,嘴巴)、水桶一个。
2. 快乐歌一首。
游戏规则:
大家围成半圆坐在地上。老师手里有一个雪球(皮球),老师说一个词语如:小花。那么下面的小朋友就要用这个词的最后一个字花组词。如:花园。这个字的音调可以变,如:把花的音调变成第四声:画--画图。在这个小朋友组词时候,其他的小朋友不要提醒,只有当他说不出时才能帮助他。当小朋友都能连贯、准确得完成游戏时,雪球就会变成雪人了。(把事先准备好的排球放在水桶上,雪人即诞生。)。老师示范组词:花园--圆圈--圈子--子弹( 让几个语言能力强的幼儿跟教师一起做示范。一两次后再开始游戏。)
注意:
1. 老师可以帮助幼儿总结不同音调的'字,以便幼儿更好地区别不同的字词。
2. 鼓励幼儿说出别人没有说过的词组,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4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此处隐藏1635个字……标得到很好的落实。
四是互动强。教师在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提问和巧妙追问,引发了很多有价值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本次活动增添了亮点,这也充分展示出教师灵活娴熟的课堂调控与组织能力和机敏巧妙的教育智慧,同时也可以从幼儿的常规习惯、学习兴趣、与教师的回应互动等方面,看到班级幼儿的良好发展水平。互动中的另一亮点,体现在幼儿与教学具的互动上,教师充分挖掘并利用了每一个教学具的价值,面向全体,实现了价值最大化。
中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活动中幼儿通过游戏体验盲人生活的不便。
2、欣赏课件幼儿进一步了解盲人的生活,萌发关心、帮助盲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黑色眼罩幼儿人手一个、盲杖若干、障碍物(钢琴凳和绳子)各一个(根)。
2、盲人生活的ppt课件。
3、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初步了解到盲人的一些专用物品和标记。
活动过程:
一、游戏体验,初步体验盲人生活的困难。
老师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眼罩,请你们戴上眼罩来和老师玩个游戏。
幼儿戴上眼罩扮演盲人听老师的指令,越过障碍摸到老师得手。
师: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听声音)师:你们碰到了什么困难?
(太黑了,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还有东西挡着路)师:你是怎么做的?
(用手摸、慢慢的越过去和绕过去)小结:小朋友我们眼前的世界是美丽而又多彩的,但是在我们身边有一群人,他们的世界却永远都是黑暗的,他们是谁?(盲人)我们来看盲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二、欣赏课件,了解盲人的生活。
1、观看盲人生活的图片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盲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盲人做事都用手摸,读书也用手摸、走路需要拐杖、有小狗跟着、还要走盲人走的路,)师:这些盲人专用的物品和标记是有名字的的,我们来看看:
2、认识盲人专用的标记师:刚刚你们看到了哪些盲人专用的物品和标记?
(盲杖、导盲犬、盲道、盲书、盲文)师:对!盲人什么也看不见,导盲犬、盲杖都是他们的朋友。还有他们专用的盲文、盲人扶手和盲道,他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朋友的帮助。下面我们再来看看:
三、观看图片,进一步了解周围的人,给盲人带来的不便。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盲道被自行车堵上了、有人把小摊子摆在了盲道上、有人把盲道当成了停车场)、盲道上有小水道没盖盖子、盲道上面有柱子、有台阶)师:这样的现象会给盲人带来什么不便?
(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会撞到的,堵住路他们就走不了了、有台阶盲人会摔跤)师:看到这些你是怎么想的?你们应该怎么做?
(提醒他们把车子开走,把忙到让出来、看到盲人主动去帮助他们)教师小结:盲人是我们身边特殊的朋友,他们的生活非常困难,我们要关心和帮助他们,扶他们过马路,为他们把盲道让出来,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开心。
中班教案 篇8一、活动的目标:
1、使幼儿在了解图书的基本构造的基础上,喜欢看图书。
2、引导幼儿学习词语,图书、封面、封底、解说词。
3、培养幼儿喜爱图书,由此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大的自制图书一本,词语卡片若干
2、连环画幼儿人手一本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字卡)谁认识这个字?(学习词,图书)
2、谁知道一本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封面、封底、画面内容)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出示图书。
1、一本图书首先得有封面(学习词:封面)
中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认识8以内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2、初步学会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和序数的顺序性。
3、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幼儿操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认识8以内的序数,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的'所在位置。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
2、学具准备:“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8层高的楼房”
活动过程:
一、稳定情绪:幼儿拍手数数活动
二、集体活动:
复习1-8的序数:
{1}上次,我带小朋友们参观了动物的家,小朋友还记得哪些动物住进了楼房呢?(出示楼房引导幼儿观察大象、小狗、小鸡、小猫、小兔)
{2}他们分别住在哪儿?(幼儿辨别从下到上小动物所处在的位置)
2、学习8以内的序数:
{1}这座楼房越盖越高,变成了几层楼?(幼儿数高楼。老师在楼房上贴数字标记)
{2}还有许多小动物好想搬到楼房
A、他们是什么动物?(老师出示小青蛙、小狮子、小老鼠、小鸭子、小马)
B、分别住在哪?(分别住在第6、7、8、9、10层)
3、了解序数的意义:第一、第二等,这种按顺序的数字就叫“序数”。
中班教案 篇10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跑,跳能力已基本形成,并能自主的参与到户外游戏中去。并且在跑,调和运动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协调和提高,这节课设计主要是强化幼儿的快跑,平衡和接球能力。使幼儿能够快速的反映,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反应,培养了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参与意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快跑,平衡和动作的协调性。
2、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地场,指导做简单的热身动作。并和幼儿一起布置好场地。
1、游戏导入
小朋友,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玩球,今天我们就和皮球来赛跑,看谁跑得快!!好不好?(幼儿回答,好)。
2、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并和一名幼儿一起模拟(我和皮球来赛跑)的玩法,其他幼儿认真看。
3、幼儿开始游戏游戏
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上,把皮球滚出去,同时向着皮球滚出去的方向快跑,跑到球的前面接住皮球,再继续滚,继续追,游戏反复进行。
幼儿交替游戏,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游戏中去。
4、游戏结束
师生共同收拾场地,带回教室休息。
活动反思:
“我与皮球来赛跑”游戏对幼儿来说,很刺激,是个有点冒险的游戏,所以幼儿们都很兴奋,激动,跃跃欲试,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强化了身体机能。学会了合作,也进一步获取了游戏的快乐,增强了战胜自己的勇气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