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9-27 16:52:11
[荐]小班教案

[荐]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主题名称 七彩乐园 次主题名称 我和颜色做游戏

活动名称 热带鱼 主要教学领域 科学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1、在情景活动中,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的特征

2、利用游戏活动,复习巩固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并学会按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幼儿已经对图形有了初步认识,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图形经常见到,对三角形也有了初步认识,所以我设计时添加了按大小、颜色分类的环节。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学习三角形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观察图形的能力,动手操作图形的能力,用图形拼画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类、排序的思维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图形的能力以及幼儿的拼搭能力

活动准备

1、 环境准备:

(1)在活动室内张贴各种用图形拼成的图画;

(2)在活动角张贴大幅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

2、 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有暗示性的图形门票、热带鱼图片(用三角形拼成的)。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几何图形若干,各种几何图形的标志图,托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情景活动:图形王国

1、 教师:欢迎小朋友来到图形王国游戏,我是这里的导游,请小朋友们带好门票,跟我一起参观图形王国吧!

2、 教师:你们看这幅图像什么?有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呢?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像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呢?

3、 出示热带鱼的图片,请幼儿欣赏,认识三角形

教师:它们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请幼儿说出来(三角形)然后请幼儿一人拿一个三角形图片,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三角形的主要特点,有三条边,有三个角。

二、 音乐游戏:找朋友

1、 教师:你们看自己的门票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回答)

2、 教师:现在请你们互相找一找,哪个小朋友的`门票跟自己是一样的图形,找出来做个好朋友。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按门票图形找朋友,既认识了图形又锻炼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 游戏:送图形回家

教师:盘子里有些图形回错了家,请小朋友把三角形留下,不是三角形的图形送回家。(要求幼儿说这是**颜色**图形的家)

活动过程

四、 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图形乐园还有许多游戏等小朋友去玩呢!你们看一看,想一想该怎么玩?

1、 送图形回家——按形状分类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后按图行形状分类

2、 拼图——拼贴图形。请幼儿利用三角形进行自由拼图,启发幼儿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三角形的,并启发幼儿利用三角形拼出多种物品。

3、 串项链——给幼儿提供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请幼儿看排序指令卡排序,要求语言相镶

活动延伸:

1、 幼儿操作材料放入区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 请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三角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形表。

活动

反思 本节教育活动,89.5%的幼儿能说出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并能进行拼搭,但幼儿的能力水平很不均衡,选择材料时,随意性很强,而不考虑现实中的运用。计划将进一步的重点放在投放材料上,根据幼儿的接受水平,将材料分出不同层次,能力强的,能力弱的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课程预设时要兼顾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注意阅读画面内容并发现画面中的前后变化。

2.会根据故事重复的句式来预期故事中的对话。

3.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见幼儿园早期阅读系列丛书:《多多什么都爱吃》或见《整合课程指导》P257。

活动过程

1.分段阅读。

指导幼儿按顺序阅读图画故事《多多什么都爱吃》的1-9页,提示幼儿思考每一页上是谁在说话。

2.欣赏故事。

用不同的声音来朗读妈妈和小姑娘的话,重点突出反复出现的句子,如"多多什么都爱吃,给多多"等(可有意放慢语速),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妈妈和小姑娘重复的对话。

引导幼儿跟读,让幼儿自然地进入故事情境,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

3.讨论、想象。

引导幼儿思考小狗多多长大带来的后果("假如食物都让多多吃了,多多长得很大很大,会怎么样呢"),鼓励幼儿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想象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4.继续与幼儿一起阅读图画故事的后半部分,在阅读到最后的那幅插图时,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和想象,讨论:

"小姑娘想象多多长大了会给她带来哪些好处、哪些麻烦?""最后小姑娘又是怎样想和怎样做的呢?""这些和你的想法一样吗?""怎样才能让自己长高长大呢?"日常活动:

进餐前,与幼儿谈论午餐吃什么、有什么营养,鼓励幼儿什么都要吃。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学习比较8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

印度人的服装、宝石、神秘袋、教师用的大插板、幼儿每人一盒插板。

活动过程:

一、 感官游戏“吓唬你”

老师扮演精灵和小朋友做游戏。师随音乐慢慢的有节奏的走,幼儿跟在身后;当师转身时,幼儿立即停下脚步蹲下;当师又转身行走时,请幼儿站起来跟着走。

  二、 戏剧教学活动

1、今天老师请来一位神秘客人(配课教师扮演印度女朗随音乐翩翩起舞来到教室)。好客的印度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石,请幼儿用这些宝石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触摸活动“送宝石”

幼儿每人在神秘袋中抓一把宝石,并数出手中宝石的数量。

三、 互动游戏:比较多少、一样多

教师和幼儿比较手中的`宝石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四、 插板游戏

1、教师出示绿树和黑蝴蝶让幼儿比较多少。

2、教师出示红旗子、黄旗子让幼儿比较一样多。

3、幼儿操作小插板并按教师指令取放棋子,比较多少、一样多。

  五、 ……此处隐藏1372个字……

“老师也有宝盒,看一看里面都有什么东西?”

2、引导幼儿探究

“用他们怎样制造出好听的声音?”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用两件物品怎样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的?”“试一试其他东西看看能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三、分享与交流

1、教师请小朋友演示他们的发现。

“你们真能干,制造出了那么多好听的声音,哪个小朋友给大家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制造出好听的声音的?”

2、引导幼儿归纳:用敲一敲、摇一摇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好听的.声音。

  活动延伸:节奏活动“好听的声音一二一”。

活动反思:

整节课下来,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很浓,活动中也体验到了成功,体验到了快乐。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他们的成功。但我发现自己许多方面还做的不足,通过反思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改正,争取做的更好。如:有的幼儿对所准备的材料很感兴趣而忽略了我对活动的讲解;在活动过程中我也没能关注每个孩子,有个孩子老是说生日吃蛋糕,我没能做出相应的回应,以至使这孩子注意不集中。还有我想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点,结合活动目的有机地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让活动进行的深入、透彻。

小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李欧李奥尼的经典绘本《小黄和小蓝》的内容十分简单,讲述了两个好朋友“小黄”和“小蓝”在一起玩,相互抱一抱后,变成了绿色,回到家,双方的爸爸妈妈都不认识自己了。于是,他们伤心地哭了起来,有趣的是泪珠又让他们变成了原来的自己。有趣、曲折的情节、常见的场景、变化的惊奇,是这本书带给小朋友好玩儿、新奇的体验。

小班的孩子特别喜爱做泥工,对颜色也特别敏感,教师利用故事中对三原色的认识,进而激发幼儿对颜色的调和变化感兴趣,寓教于乐,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乐意根据绘本创设的情境进行想象及表达,对阅读活动感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能独自一人离开家。

3.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好奇和兴趣,愿意和同伴一起进行泥工游戏 。

活动准备:

1.《小蓝和小黄》绘本PPT。

2、蓝色和黄色的面团或橡皮泥。

3.蓝色和黄色颜料。

活动过程:

1.导入

(1)(出示蓝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颜色朋友。教师模仿橡皮泥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蓝,很高兴能和大家成为朋友……

(2)小蓝和小黄很调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讲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2.师幼集体阅读

(1)播放PPT1,观察封面,了解绘本名字《小蓝和小黄》。

(2)播放PPT1-2,这是小蓝,小蓝的家里,还有蓝爸爸和蓝妈妈,你觉得谁是小蓝的爸爸,谁是小蓝的妈妈,为什么?

(3) 播放PPT3,小蓝有好多朋友,他们是谁?

(4) 播放PPT4-5,可是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黄,小黄就住在街对面,小黄的家里还有谁呢?

(5) 播放PPT6-8,教师讲述画面内容,他们在学校里排排坐会学些什么本领呢?”

(6)“放学了,他们就又跑又跳。”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7) 播放PPT9-16,教师讲述画面内容,小蓝突然在拐弯角上找到了小黄!这时候小蓝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8)小结:我们不能一个人单独出去。

(9)播放PPT17-19,于是,他们开心地抱在一起,咦,发生了什么呢?

(10)教师出示橡皮泥小蓝和小黄,再将两种颜料的橡皮泥揉捏在一起。小朋友们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发现“小蓝+小黄=小绿”

(11)播放PPT至27,教师讲述画面,糟糕了,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不不认识小蓝和小黄了,怎么办呢?

(12) 播放PPT至最后,教师讲述画面内容。小蓝和小黄的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小蓝和小黄吗?

3.操作活动

(1)小朋友们想知道为什么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会变色吗?我们一起来动手试试吧!

(2)小朋友用黄色和蓝色橡皮泥和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

延伸活动:

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动手操作,还有哪些颜色和在一起会变色。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游戏道具不仅能激起幼儿进行表演的愿望,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表演的趣味性、戏剧性和象征性。语言活动《聪明的乌龟》后,孩子们自画自演,分组合作,画下乌龟、狐狸、青蛙的头像剪下来后面订上带子简单的头饰就完成了,画美丽的池塘作为背景图,穿上红色和绿色的衣服开始表演。幼儿生动的对白和精心制作的道具无不显示着他们的成功与快乐。散文诗《青蛙给星星打电话》由于文字简练上口,童趣横生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欣赏和阅读诗歌后,孩子们都给自己画了一个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朋友一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一问“喂青蛙你在哪里”一答“哎我在幼儿园”稚嫩的童言充满童趣。简单的即兴表演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更体验了“说”“画”“演”三结合的乐趣。

“语言”是在不断讲述中成长的,语言课堂离不开讲述。而有话可说、有事可表是讲述的前提,幼儿期形象思维往往较优,看画叙事更易于接受。语言活动与绘画教学有机的结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又一次转变,而这样的转变都让我和孩子获得了成长,且画且语的童心世界是对《指南》的再次实践,也让我向幼儿的世界更进一步。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知体验拥抱的温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做与他人亲近的动作。

2、通过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与同伴友好亲近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1《请你抱抱我》课件2抓拍小朋友生活照片

活动过程:

1、通过复习歌曲《亲亲我》,引出活动内容。

(1)复习歌曲。

“你们还想亲亲谁?”

(2)“除了用亲亲表达你的.喜欢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引出抱抱,相互抱一抱。

2、通过讨论,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老师有表情地讲故事。

提问:

故事说的是谁?

你从故事里听到了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讲述第二遍故事《请你抱抱我》,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小刺猬想和别人抱抱,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想跟刺猬抱抱呢?

(2)你喜欢跟别人抱抱吗?你想跟什么人抱抱?和别人抱抱心里有什么感觉?

(3)小刺猬好难过,你们想对它说什么呢?

(4)你是怎样抱别人的呢?

4、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与他人亲近的动作,并用语言表达.欣赏PPT,内容以平时抓拍的小朋友照片为主。(亲亲、抱抱、分享等)

5、幼儿听音乐玩游戏《抱一抱》。

《[荐]小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