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5-09-27 14:39:19
科学教案(大全6篇)

科学教案(大全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 篇1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玩具,想不想一起玩一下?

(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打开玩具盒子)

师:咦,怎么跳出来了呢?谁能解释一下?

师:(翻转盒子)果真有个弹簧!课前布置大家收集各种各样的弹簧玩具,大家带来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弹簧里的学问,板书课题:弹簧里的学问

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打开玩具盒子

(学生解释原因。)

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要研究的内容上,同时为后面学生自己设计弹力玩具提供一个范本。

利用弹簧做游戏,有什么发现?

师:各小组把收集到的各种弹簧玩具放在一起,玩一玩,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师:弹簧有力量吗?弹簧在什么情况下有力量呢?

师:当我们把弹簧压缩或拉长时,它就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我们周围的物体,除了弹簧能产生弹力外,还有那些物体也能产生弹力?试着找一找。

师:很多物体都能产生弹力,弹力有没有大小呢?弹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你能想一个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动手试一试吧!

师:弹力的大小与用力的大小有关,那弹力有没有方向呢?他的方向朝哪呢?请大家体会一下。

了解生活中的弹力现象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弹力?

引导学生交流时着重分析这些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产生了弹力。

二、自由活动

1、我们来设计利用弹力原理的玩具。

师:弹力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的事情,大家想利用弹力,设计一个小玩具吗?

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玩具?

2、自我评价

组织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与探究从“我的实验,我的发现,我的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小组内的评价。学生玩弹簧,老师参与小组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游戏方式,让学生尽情体验游戏与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并从中有所发现。

学生分组交流本组玩弹簧玩具或游戏的名称、玩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

学生根据试验现象及生活经验交流

学生自由研究、讨论,发现产生了弹力的物体。

学生猜测。

学生利用试验桌上的材料进行分组试验。实验结束汇报结论。

学生自由研究,体会弹力的方向与用力的方向相反。

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弹力应用。

学生小组交流设计计划、并交流展示设计成果,教师给以相应的评价。

在教学中顺应学生的兴趣指向,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有所发现,并对所提出的和弹性、弹力有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假设;然后再让学生去有目的地玩游戏,以此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使学生对弹性、弹力有所感悟,再通过在表达交流中阐述自己的发现、体会与收获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什么是弹力”。在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善于表达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意识到玩中有科学。

根据学生的爱好及手中准备的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利用弹力工作的玩具,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及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小猫1只、兔子2只、小鸡3只;1—3数卡。

活动过程: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数量排列卡片。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字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

2.认识数字1、2、3。

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一只猫呢?(出示相应的数字)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

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子、3只鸡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1、2、3的字形。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2只兔子,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

4.幼儿分组操作。

5.交流与评价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秋季,许多树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是孩子们日常生活常见的,活动“常绿树和落叶树”不仅符合季节特征,而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刚要》中指出内容的选择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观察到了有的树回落叶,有的树一年四季常青,却不知道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零碎的,因此,通过此活动,帮助幼儿提升应验。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里有哪些树落叶,有哪些树不落叶,了解两者的简单道理。

2。教幼儿初步懂得观察、分析、比较事物的方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树常绿和落叶的原因。

活动难点 提高幼儿观察、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常青树、落叶树的图片若干存入U盘。

2。常青树、落叶树的树叶若干。

3。有U盘接口的CD机、电视。

4。小鼠标娃娃和奇奇头饰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感知青树和落叶树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它们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一起来听听。

(教师讲述故事使幼儿理解常青树和落叶树)

小结:

落叶树:秋天天气慢慢干燥、树根喝的水少,树叶大而薄,失水快,树叶就变枯黄了,树叶就会慢慢的一片一片落下来。

常青树:常青树是因为树叶很厚,叶面上有一层象蜡一样的东西,保护着叶子中的水分,所以不怕太阳晒也不怕北风吹,有的树叶成针形,树叶面积小,水分不容易散发,这些树一年四季是绿色的.,所以我们叫常青树。

观察、比较、感知常青树和落叶树

师:今天,我们的奇奇和鼠标娃娃不怕辛苦,带来许多常青树和落叶树的图片,想考考小朋友们,认识他们吗?

(教师播放电视收集的各种青树和落叶树图片,让幼儿分辨它们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

教师小结:重复再说一遍落叶树(梧桐树、杨树、柳树)和常青树(冬青树、柏树)落叶和常青的道理。

三、游戏活动玩“我来请你做游戏”

老师和小朋友一道拍手念儿歌一二三,三二一我来请你做游戏,请到谁谁就拿起桌上的树叶,向全体幼儿说出是什么树叶、外形特征、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为什么?

四、 结束

老师:边重复常青树的道理,引导幼儿接下句共同创编儿歌(儿歌:冬天到天干燥,树叶枯黄往下掉,杨、柳、梧桐是落叶树,我们大家要记牢。冬青树叶面积小,又有蜡衣失水少,一年四季都常青,冬季天寒不怕冷,绿衣威武显英豪。)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教学效果很不错,因为这些植物都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幼儿不陌生,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运用动手、动脑、比较、观察、分析的同时获得答案,直观具体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对活动都非常感兴趣,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让他们积极愉快的学习,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操作,既要再现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有所提升。本课自始至终愉快积极,学习兴趣很高,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又为他们以后的创编提供了前提。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的方式处理或者再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

2.能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活动准备:

1.请父母帮助幼儿一起收集回收垃圾、处理垃圾的图片,让幼儿初步的了解垃圾回收的知识。

2.垃圾分类回收箱及各种垃圾的图片。

3.《幼儿画册》(第二册p22)。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相互的交流平时见过的垃圾,说说这些垃圾分别是从哪里来的。

2.组织幼儿讨论:垃圾扔到垃圾箱后怎么办?到哪里去了幼儿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于垃圾的知识。教师补充。

3.请幼儿观看垃圾分类的图片,认一认垃圾箱上的标记,说说这种垃圾箱的使用方法以及这种垃圾箱的好处。

如:

电池回收箱、玻璃回收箱…。

出示各种垃圾的图片,请幼儿判断出示的垃圾分别应放入哪里?还有哪种垃圾也可以放入哪种桶内。

4.鼓励幼儿日常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分类处理垃圾。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使幼儿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称得上“之最”的动物。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大象有个长鼻子

2、ppt课件:动物之最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动画片,引起兴趣

1、小朋友最喜欢看动画片了,现在呢,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很有趣的动画片,看完以后呢,给老师和小伙伴讲讲动画片里演了什么故事。

2、你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动物?

大象

长颈鹿

鸵鸟

河马

二、展开

1、这些动物有些什么特点呢?

(让幼儿互相说一说)

2、引导幼儿讨论动物身上最明显的特点

它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和特点,那么,它们身上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3、ppt课件:动物之最

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说出的动物之最,进行归纳。

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

鼻子最长的动物是:大象;

耳朵最长的动物是:

兔子;跑的最快的动物是:猎豹;

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

嘴巴最大的动物是:河马;

唱歌最好听的动物是:百灵鸟。

4、请幼儿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动物,它有什么本领?还有那些动物之最?

5、请幼儿表演动物之最。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长鼻子的样子,并说:“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长。”

三、结束

学唱英语歌:大象有个长鼻子

师幼一起边看动画片,边唱英语歌,根据幼儿的兴趣,反复跟唱。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四、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五、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主动思考问题。

2、引导幼儿感知球的主要特性:弹跳、能滚动、在水中会浮起来。

3、体验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场地、一盆水、废报纸、布、毛巾、木块、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一、设问导入:看,这是什么(各种空心的皮球)如果我把它放在水里,如果我把球放在地上拍打,小朋友样都来猜猜会怎么样?

二、反互探索,感知球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自由探索

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的球,请你们每人拿一个球去试一下吧。

让幼儿自由的探索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第二次有目的的探索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用球进行了实验,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你都发现了些什么?

(让幼儿进行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把球宝宝放到水里,它会怎么样呢?(它就会浮在水面上)把球放在地上用手拍打,球宝宝又会怎么样呢?(会向上弹起来)现在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做游戏,进行观察吧!

(1)把球放到水中,观察球是否浮在水面上,和其它实心物体比较,感知球是空心的,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2)让幼儿在地上拍球,球会弹跳起来,感知球有弹性,所以能跳起来,学习名词“弹性”

(3)让幼儿把球放在不同物体上向前滚,比一比哪一个球能滚得更远?感知球滚动的快慢和地面有关。

3、小结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开动脑筋和老师一起想!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了,球在水里水浮在水面上、用手拍一拍拍就会向上跳起来,还会向前后左右不同的`地方滚动。

延伸:

师:现在小朋友都知道了球宝宝在水里的时候会浮在水面上,用手拍打它,它就会跳起来,还有球宝宝可以前后左右的滚动,真的是太神奇了,现在我请小朋来帮老师想一想哪一些球宝宝会浮在水面上的?哪一些球宝宝拍拍它会跳起来?还有哪能些球宝宝可以前后左右向不同的方向滚动?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科学教案(大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