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去》教案

时间:2025-08-26 08:00:08
《我必须去》教案

《我必须去》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必须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我必须去》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

2、让显示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让学明白李丹为什么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失信于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于讲信用的故事。

1、让学生汇***合作学习的结果。

2、师生共同评出合作小名星。

3、放课文内容的'录音让学生试着朗读。

4、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5、合作学习,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6、小组合作读课文。

二、教学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让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3、找出你喜欢的字,想办法记住它。

4、小组汇***记字的方法。

5、给生字口头组词。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2、学生想的记字的办法。

3、提醒学生注意这几个字,“期、盼、集”不要多一横,也不要少一横。

4、学生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5、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

6、给生字组词。练习书写。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我必须去

生字

期 李 铃 张 盼 慈 祥 集 合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找出你喜欢的办法读一读。

4、学生之间互评。

二、重点部分理解

1、设置问题:马戏大家喜欢看吗?

2、李丹为什么不去看自己喜欢看的马戏,而去给敬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

3、小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4、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扩展活动

1、

2、让学生懂得不能失信于人,这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

3、你觉的李丹做的对吗?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做?

4、在生活中你遇到这类事情会怎么做?

四、再读课文

1、学生的朗读和表演情况。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我必须去

不能失信于人

学会做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口语交际:他们应该怎么做?

2、学写请假条。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分四人小组讨论他们应该怎么做?

2、抽生汇***,并说一说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二、学写请假条。

1、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冬冬写给老师的留言条,仔细观察格式,说一说写请假条需要注意些什么。

2、抽生说格式,师板书。

3、请小朋友说一说写请假条包含了哪些内容?

4、练习写请假条。

《我必须去》教案2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出李丹的矛盾心理。

2、通过学习交流,让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话。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在与人交往时要讲信用。

二、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程序

一、 问——激趣导课

板书课题《我必须去》,请学生读题,并说说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

二、 读——把课文读通

1、指名朗读,互相评价。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师:我们一起到李丹家里去看一看。

三、 悟——把课文读懂

1、激发感情。师出示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这就李丹的家,谁能根据图说一说李丹现在的样子。

2、借助词语,理解课文,训练朗读。

师:默读2——7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师巡视)

3、全班交流时,当学生说出自己读懂的内容后,教师相机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抓住重点词句,以了解学生自渎自悟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进行朗读指导。(抓住“犹豫”、“急促”)

4、启发探讨,抒发感情。

师:同学们,如果是你,你会去看马戏吗?(生畅所欲言)

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敬老院的老爷爷老奶奶正在兴致勃勃的干看同学们表演的节目。看完后,请学生一起读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并说说李丹是怎么做的?

5、分角色朗读。

四、交流讨论,拓展升华。

1、交流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理解。(教育学生做讲信用的孩子。)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3、这节课,你过得快乐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运用了“以读为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模式,在读中感悟,交流中升华,使整堂课做到了书生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本课重点在于对李丹矛盾心情的体味以及对她克服矛盾产生的情感共鸣。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理解中有一定的困难,但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站在李丹的角度考虑,一下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始终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随着事情的发长来体验情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情感适时的进行评价激励,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学活动自始自终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整堂课充满活力。

《我必须去》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写结合有机交融,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李丹为什么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失信于人。< ……此处隐藏4671个字……瑰,手有余香。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5、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我必须去,齐读课题。

2、质疑。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我是谁?

我必须去干什么?

我为什么必须去?

)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你想怎样找到答案呢?(读书)

对呀,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通过读课文找到答案。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尽量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合作学习,用喜欢的方式把生字条中的生字读熟。

3、认读词语卡片,理解词义。

4、认读生字卡片。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听准字音,进行评价。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读29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爸爸的电话要读出急促的语气。

(2)李丹多想看马戏表演呀,从课文的那些地方能表现出来,谁来读一读,体会李丹心情的复杂变化。

(3)指导学生读出李丹的犹豫。

(4)李丹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从哪儿看出来的?她为什么会这样做?

4、讨论:如果你是李丹,你会怎么做?

5、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评价。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或者身边的人是否发生过不讲信用的事情?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学了这篇课文,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五、教师小结。

守信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诚信警句,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摘抄。我也希望从今以后我们都能向李丹同学学习,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尽力办到。

六、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生字。

2、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这些字怎样写好看?

3、学生书写。

4、同桌互相评价。

我必须去(二)

一、问激发情感。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必须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比如:谁必须去?

我必须去干什么?

为什么必须去?

不去不行吗?

师小结:同学们真会学习,读了课题就提出这么多问题。

二、读感知内容。

1、同学们打算如何解决问题?(读书、讨论、交流)

2、请同学们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努力做到:1、读准字音。2、读通课文。

3、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试着解决一些问题。

三、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1、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生字。

方法自己定,力争小组成员全部过关。

四、查了解情况。

1、检查生字、词语掌握情况。

2、指名读课文,随机评价。

五、悟把课文读懂。

1、请学生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比如:我读明白了李丹必须去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

我明白了李丹非常想看马戏。

2、全班交流时,当学生说出自己读懂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找从什么地方读明白的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并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朗读指导。

3、针对交流情况,抓住上课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必须去,不去不行吗?引导学生理解诚信高于一切。然后指导感情朗读有关段落。

4、学生理解课文后,可让学生谈谈此时的感受,并说说: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教师根据回答随机进行讲信用的教育。

六、赛把课文读好。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2、小组间比赛,可以自评、互评。

注意:教师要有情感的渲染、语言的激励。

七、写巩固生字。

八、作业课后延伸。

想象李丹去敬老院演出的情景,并写下来。

《我必须去》教案8

教学目标:

1.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的道理,教育学生做讲信用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问——激趣导课

板书课题《我必须去》,请学生读课题,并说说看了课题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读——读通课文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

2.同桌互相读课文,遇到困难,合作解决,小组交流识字,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

三、悟——读懂课文

1.请学生再小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读后可以进行小组间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时,当学生说出自己读懂的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一找从什么地方读懂的,以了解学生自读自悟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并可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进行朗读指导。

如:学生回答知道爸爸打电话时心情很着急,可让学生找找从哪里可看出爸爸很着急,并用着急的语气读一读,体会一下。若学生读到其他语句时,也可进行相机指导。

3.鼓励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进行梳理,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在小组中相互讨论解决。

[学生不懂的问题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这里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

4.学生理解课文后,可让学生谈淡此时的感受,并说说: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进行讲信用的教育。

四、赛——读好课文

l.让学生练读。学生练读时,提醒学生想想李丹当时的心情,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

2.比赛朗读。在赛读过程中,教师要运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读后可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读出爸爸在电话中急促的语气,以及李丹由开始的犹豫到最后坚定的语气。

五、演——读活课文

学生自由选择伙伴进行表演。

六、写——课后延伸

想想李丹与同学到敬老院演出的情景,并写下来。

《《我必须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