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5-08-16 21:18:07
【热门】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热门】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的曲调演唱诗歌《家乡美》,能基本唱准黄梅戏中拖腔的部分。

2、能跟随视频或老师做一些简单的带有戏曲特点的动作。

3、感受黄梅戏曲调优美、婉转的特点,对戏曲活动感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黄梅戏曲调优美、婉转的特点,尝试用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的曲调演唱诗歌《家乡美》。

难点:能基本唱准黄梅戏中拖腔的部分。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会背诵诗歌《家乡美》;会唱京剧韵味歌曲《戏说脸谱》

2、物质准备: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视频及伴奏;《戏说脸谱》伴奏

四、活动过程:

(一)随黄梅戏伴奏入场,调动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是来表演节目的。看,观众已经坐好了。表演什么节目呢?看我们穿的什么衣服?对,我们今天就是表演戏曲。你们会唱什么戏?

(二)练声:《戏说脸谱》选段。

1、教师:我们表演一段《戏说脸谱》,表演的好,观众才会给我们掌声。怎样才算表演的好呢?(唱的好听,动作好看)

2、幼儿演唱《戏说脸谱》。

(三)欣赏视频,感受黄梅戏曲调的特点。

1、观众还想听我们唱戏呢,我们再学一段新的戏来表演。

2、播放《谁料皇榜中状元》选段,提问:这段戏唱的和《戏说脸谱》一样吗?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3、跟随视频用“啦”哼唱。提问:演员是一直在唱吗?不唱的时候干什么?

4、再次跟视频哼唱,尝试在间奏时做简单的黄梅戏动作。(2遍)

(四)尝试用黄梅戏曲调演唱诗歌《家乡美》

1、教师清唱黄梅戏《家乡美》,提问:老师唱的`词是什么?(家乡美)你们会背这首诗吗?

2、再次清唱,幼儿小声跟唱(2—3遍,根据幼儿演唱情况可加快速度练习)。

3、师幼跟伴奏练习黄梅戏《家乡美》,引导幼儿在间奏时做一些简单的动作(2遍)。

4、教师表演唱黄梅戏《家乡美》。

5、幼儿随伴奏练习表演唱(2遍)。

(五)幼儿进行表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1、教师:你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段是什么戏曲吗?黄梅戏是安徽地区的戏曲,听起来很优美,很动听。

2、下面的观众等着看我们表演呢,你们准备好了吗?记住,唱的好听,动作好看,观众才会给我们掌声。幼儿进行表演唱,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

3、掌声这么热烈,我们再表演一遍好不好?随黄梅戏音乐自然离场。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按小兔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能较流畅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感觉帮助他人的快乐。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按小兔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能较流畅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

2、房子图片、小兔图片等操作材料(小兔的颜色、大小、动作有区别)。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展示:青青草地上住着7只小兔,要过冬天,就一起劳动建了两座房子,可谁和谁住在一起呢?小兔们犯愁了,请小朋友们帮帮想办法。

2、幼儿说说自己想到的办法。引出课题:帮助小兔住新房。

二、动手操作,进行分类。

1、教师:向各小组分发材料,并说明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进行分类。

3、教师:展示幼儿操作完成作品,并引导幼儿说出分类的办法。

三、说感受

1、师:看到大班小朋友这么聪明,农老师真高兴。这节课学习下来,你高兴吗?为什么?

2、幼儿说出自己帮助别人的感受。

四、活动结束:

1、师: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小兔们邀请我们去它们家做客,跟它们一起跳舞,你们乐意吗?

2、我们一起来跳《兔子舞》。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区域活动是让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我们,学前幼儿的身心、心理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感知和操作来认识周围事物的。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置了一个区域――小企鹅超市。给幼儿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而我所提供的材料也正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些废旧饮料空瓶、包装盒、包装袋等。模拟了一个超市场景,使他们自然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去操作、探索、交流、合作,体验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也使幼儿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运用的更加自然、愉快!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学习按物体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

2.通过扮演"售货员"与"小顾客"进行角色游戏,使用"货币"购买相应的物品,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愿意交流获得的经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投放材料:废旧饮料空瓶、包装纸袋、包装盒、柜台、自制钱币等。

方法一:

请小朋友来做小小售货员,给他们可以投放到超市中的塑料瓶、食品包装、糖果等,请幼儿自由摆放这些物品到货架上,引导他们按物品的类别、用途进行分类,并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填写价格标签。此时,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多独立交往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自主的游戏中获得知识与经验。

方法二:

分给每一名幼儿不同的"钱币",请他们购买所喜欢的食品、饮料、文具等,要注意商品的价格与用途,使幼儿根据手中钱的多少,而选择所要购买的物品。

方法三:

在买卖过程中,鼓励小顾客和售货员之间相互多主动对话,如:商量商品的价格、生产时间、保质期限、用途等多方面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或者与同伴讲述购买了什么商品、用来做什么、用了多少钱,发展幼儿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

天平

操作目标:

1.能单独或与同伴进行合作游戏,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通过操作活动感受物体的平衡。

操作材料:各种用费旧材料制作的天平、小积木、小石块等。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幼儿随意摆弄天平。

第二层次:在摆弄过程中感受平衡。

……此处隐藏3284个字……它不只是音乐技能的摹仿,它是游戏活动中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对歌词、动作孩子味十足的创编,更能活化幼儿的创造细胞,开启智慧之门。

活动目标:

1、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根据歌词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和游戏。

2、在歌曲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表演与游戏的快乐。

3、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在学习歌曲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大熊头饰、已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并熟练歌曲的演唱。

1、T:“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的图谱,我们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吗?”

(评析:以图谱帮助幼儿回忆歌曲,这样的呈现方式显得很自然,这样的逐步唤醒法也比较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复习演唱歌曲。

3、老师也来唱一唱,鼓励幼儿听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结合图谱提问)

T:“哪一句最特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半句和后半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唱?”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故事激发幼儿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愿望。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小动物分享了“秘密”减少了猜疑,大家友好相处。

3、使幼儿懂得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知道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可以分享。

[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可以分享。

难点是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分享秘密比秘密本身更有趣。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插入教具(小鸭、青蛙、狐狸、松鼠、桃核)。

2、故事多媒体课件。

3、录音机、录音带。

4、木偶表演道具:小鸭、青蛙、狐狸、松鼠若干。

[活动方法]

讨论法、表演法、谈话法、启发引导法、电教法。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模仿小动物走路进活动室。

1、激情导入:

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非常喜欢它们,今天我们班就来了一些动物朋友,来,鼓掌欢迎它们(出示插入教具小鸭、青蛙、狐狸、松鼠)。

最近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能猜猜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请幼儿自由讨论)。老师把这件事情编了一个小故事,听了这个小故事你就明白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让幼儿自由猜测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幼儿的兴趣,幼儿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来。)

二、出示森林背景图,利用插入教具,老师有表情、有感情片段讲述故事。

1、讲述故事第一段。引导幼儿讨论:呱呱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2、继续讲述故事至两个伙伴发起愁来:“怎么才能知道呱呱的.秘密呢?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办法能知道呱呱的秘密。

(讲至关键时刻先让幼儿自由讨论、猜测,为故事设下悬念,激发幼儿继续听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3、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

帮助幼儿分析故事情节,体验小动物对“秘密”的感受,引导幼儿讨论:

(1)青蛙呱呱的秘密开始告诉大家了吗?没告诉大家时,大家都是怎样做的?

(2)其它小动物有秘密吗?它们各自有什么秘密?

(3)呱呱最后怎样把秘密告诉大家?(幼儿分组讨论)

(分段为幼儿讲述故事,先让幼儿猜猜呱呱的秘密到底是什么?怎么才能知道呱呱的秘密呢?让幼儿有自己的个人思考,融注个人的观念,注入个性的创意。再为幼儿继续讲述故事,以此展开幼儿丰富的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需要我们为他们创造一切条件。)

4、我们为这个感人的故事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为故事起名字)

三、完整播放动画课件。

老师把这个感人的故事,录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四个小动物在故事里的表现。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根据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模仿和创编蜜蜂做工的动作。

3.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蜜蜂做工的顺序,根据小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掌握相应的节拍。

难点:学习辨听分奏和合奏的声音。

活动准备

1.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2.播放无人声伴奏音乐,熟悉乐曲旋律。

活动过程

1.播放无人声音乐引起幼儿兴趣。听听谁来了?

2.不播放音乐,老师念歌词幼儿听。

(1)蜜蜂忙着干什么?

(2)请再听一次小蜜蜂做工的顺序记下来。

3.结合音乐,教师再次念歌词。

(1)蜜蜂先是忙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蜜蜂做工时会发出声音?

4.听有歌词的'音乐。

蜜蜂采花粉,做蜜糖,运输忙,造花房时发出什么声音?(当幼儿回答正确后,模仿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

5.播放音乐,模仿或创编蜜蜂做工的动作。

6.合作游戏。

(1)请多位幼儿与老师合作多种搬运的动作。

(2)结伴合作游戏,会用眼睛注视同伴,用动作配合同伴。

7.学习看指挥,拍手练习,能及时根据指挥做出分奏和合奏反应。

活动延伸

1.在音乐区提供歌曲录音磁带,让幼儿自由播放,反复欣赏。

2.在语言区提供蜜蜂的图片和相关图书,让幼儿自由观察、欣赏及阅读。

3.结合科学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及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活动反思:

《小蜜蜂》这首歌曲非常简单,因此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这首歌曲。 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孩子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将激发孩子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孩子兴趣,采用了歌唱、游戏表演、等各种方法。 激发孩子的兴趣。用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小百科:蜜蜂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

《【热门】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