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美术教案(合集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美术教案1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小鸟的基本造型。
2、大胆创新,积极尝试用各种线条设计小鸟的翅膀。
3.体验与同伴一起创作小鸟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彩纸若干、记号笔、剪刀人手一份,垃圾筐每组一个,小树林背景图每组一幅;范例,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请小朋友翻开幼儿用书“小鸟”一页,看看上面有什么?你们都喜欢小鸟吗?
(二) 讲解示范
小鸟的全身有哪几部分组成?小鸟的.身体和头都可以看做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可以把大圆当做头,小圆做身体,这样的小鸟比较有趣。翅膀在身体的两侧,可以分开点,也可以靠近点,有时只能看到一边的翅膀,因为另一边让身体挡住了。身体的后面是尾巴,头上还有眼睛和嘴巴。嘴巴放的高一点,小鸟的头就扬起;嘴巴放低一点,小鸟的头就低下。如果你想让小鸟换个方向飞,只要把身体、翅膀和尾巴的位置移一移,再把嘴巴动一动就行了。
(出示范画)这张画上有许多可爱的小鸟。
(三) 幼儿练习。
1、要求大胆作画,画出有趣、可爱的小鸟。
2、给小鸟的身体、翅膀、尾巴图上漂亮的颜色。
(四)讲评。
请先画好的幼儿自由的走一走,看看同伴的作品,最后请他们谈谈最喜欢谁画的小鸟,为什么。
幼儿园美术教案2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教学难点: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颜料、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教师:范例课件、学生作品等、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观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与资料,大家完成了没有?很好,现在请你们带着问题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待会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1、你们在哪里见过桥和塔?2、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
2、小组汇报交流感受,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3、师小结。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范画,(利用多媒体演示)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
(2)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3、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大胆的想象、构思,自由地创造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周围景物。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作业展示、评价。
1、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比赛。请已经画好的小组,评一评(由组长组织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互评)。看一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造型与众不同,就让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小组推荐)
2、全班欣赏和评价这些小组作品,评出“最受欢迎的作品”。
三、课后拓展
1、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大胆想象,创作出“未来的桥和塔”。
2、运用其他材料创作立体桥和塔(陶土、纸张等)。
幼儿园美术教案3一、活动目标:
1 、对利用废旧材料小制作感兴趣?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并加以简单的装饰。
2 、能在创造过程中感知变废为宝。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二、活动重点:
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对利用废旧材料的小制作感兴趣。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购物袋有初步的了解物质准备:各种购物袋;小超市场景;多种广告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的娃娃家超市开张了,我们进去逛逛,看看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吗?(幼儿逛超市以后入座)"
1、你在超市买了东西装在什么地方带回来?
2、你见过什么形状的购物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你们想设计一个怎么样的购物袋?(幼儿自由讨论)
(二)观察环保购物袋,讲解制作方法出示购物袋,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制作购物袋的好方法。
1、"我有一个购物袋,你们看看,要装东西袋子应该有一个什么?"
2、其他三面应该怎么样?
3、粘好了要装上什么东西才可以拎?
(三)幼儿制作购物袋
1、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指做各种有趣的`环保购物袋,并进行简单的装饰。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重点部分。
3、启发幼儿制作与别人不同的拎环。
(四)观赏展评
1、找找谁的袋子有趣又好看。
2、提着自己制作的袋子去"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装在袋子里。
五、活动延伸:
在美工角中放置活动剩余的材料,让有兴趣的幼儿继续制作。
六、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活动中,幼儿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进活动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讨论袋子的做法,独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购物。总之,幼儿对本次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情绪一直非常饱满。
幼儿园美术教案4—、设计意图:
鞋子是日常中不可缺少的。孩子从学走之日,鞋子就和孩子共生活同“成长”;随季节的更换和方便起见,运动鞋,拖 ……此处隐藏6667个字……p>1、寻找同伴不同的符号。
小结:烫了卷发,灰太狼认不出小羊了。
活动反思:
让幼儿在宽松、自由、平等的氛围中,自主观察、分辨、发现物体的基本特征,在自选的材料上自由想象,用线条大胆表现自己眼里、心里的可爱形象,充分体验了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会到了自我表达和创造的成就感。
幼儿园美术教案14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并尝试运用弧线表现秋叶随风飘动的情景。
2、用颜色深浅的变化表现秋叶,以增强对颜色的敏感度,并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运用弧线表现飘动的秋叶宝宝。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幼儿绘画材料人手一份(蜡笔、铅画纸、勾线笔)
经验:
(1)观察秋天,感受秋风吹、树叶飘动的情景。
(2)捡落叶、说落叶,感受秋叶的色彩美。
活动组织:
一、经验导入:
秋天到了,树叶渐渐变黄,一片片从树上飘落下来,你知道树叶是怎么落下来的?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观察秋天后的感受,并鼓励幼儿借助身体动作辅助讲述)
二、欣赏与讨论:
1、操作思考,解决难点:
(1)借助多媒体画面“两片树叶”,分辨与讲述:哪一片树叶在空中飘动?你是怎么感觉出来的?(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叶脉弯弯的树叶,看上去好象在飘,以此解决难点,为下面重难点的突破作准备。)
(2)观察另一片树叶,并互动讲述“叶脉直直往下,好象从树上掉下来。”(通过比较观察、加深对飘动树叶的印象。)
(3)借助飘动树叶的画面小结:这是一片飘动的树叶。
2、升化主题,突破重难点:
(1)大胆想象,把飘动的秋叶变成飘动的秋叶宝宝。
a、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给飘动的秋叶添画眼睛、嘴巴,并让幼儿感受秋叶宝宝可爱的脸。
b、借助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分析,给秋叶宝宝添画小小的身体,并组织幼儿比较:身体和头的大小,强化印象,进一步突破重难点。
c、运用生活经验互动添画秋叶宝宝细细长长的四肢。
(2)感受画面布局、色彩及不同动态的秋叶宝宝。
a、以喊出“秋叶宝宝”的形式,调节活动气氛,并通过多媒体画面的同步操作,让幼儿感受不同动态的秋叶宝宝,并受到合理布局画面的启发,为自己创作作准备。
b、结合幼儿平时的观察,给任一秋叶宝宝的脸画上深浅的'颜色,增强对颜色的敏感度,其余的秋叶宝宝则留给幼儿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三、创作要求:
用美丽的颜色,画一幅飘动的秋叶宝宝。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注意用弧线和颜色的变化组成画面。
2、选择与秋叶有关的事物装饰背景,但颜色、线条要简单,使飘动的秋叶宝宝更突出。
五、引导讲评:
1、你的秋叶宝宝飘起来了吗?
2、听听其他小朋友对他(她)这幅作品的评价:哪些秋叶宝宝最优美?
3、鼓励肯定用色丰富、大胆作画的幼儿。
六、活动延伸:
为飘动的秋叶宝宝编一个好听的故事。
幼儿园美术教案15本节课通过播放课件圆形的西瓜和切片西瓜让幼儿感受西瓜整体及局部的形状和色彩之美,并让幼儿用彩笔画企切片西瓜,在西瓜瓤涂满红色,并用手指点画西瓜籽,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西瓜局部的形状和色彩之美。
活动目标:
(一)能感受西瓜整体及局部的形状和色彩之美。
(二)会画出半圆形的切片西瓜。
活动准备:切西瓜课件,画好的范例,油画棒、图画纸、黑色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看"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外面穿着绿衣裳,切开里面是红色,上面还有黑点点。我请一个坐的最好的小朋友来说说这是什么水果?
2.师:这位小朋友说是西瓜,你们认同吗?真棒,这是西瓜。(直接点击没有切的西瓜)
(二)播放课件,教师演示切西瓜。将西瓜切成两半,再切成小片,引导幼儿观察切开后的西瓜,感受西瓜的色彩变化和形状美。
1.引导幼儿观察切开后西瓜的特征。
(1)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没有切的西瓜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的呢?
(2)师:没切的西瓜是圆形、绿色的。
(3)师:现在许老师要来变魔术"切西瓜",请小朋友认真看被切开后的西瓜瓤是什么颜色的?(红色)(4)师:那西瓜瓤上有什么呢?(黑色的西瓜籽)(5)师小结:被切开后的西瓜里面是红色的西瓜瓤,上面有黑色的西瓜籽2.引导幼儿观察小片的西瓜。
(1)师:老师再切一次西瓜,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这片小西瓜又是什么形状?(三角形、半圆形)3.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很对,没有切开的西瓜是圆形、绿色的,被切开的西瓜有半圆形、三角形等,切开后的西瓜瓤是红色的,上面还有黑色的西瓜籽。(要出示有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的'的图片)
(三)讲解示范。
1.师:接下来,老师要把半圆形的切片西瓜画下来,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先用绿色笔画一个半圆形的西瓜皮,弯弯的像月亮;再用红色笔画西瓜瓤,变成一个半圆形、有点像小船一样的切片西瓜;用红色的笔将西瓜瓤凃满红色,凃时要注意从上往下凃、从左往右凃,在下面留一点边,然后在西瓜瓤和西瓜皮间画点黄色;接下来请小朋友看看老师凃好的西瓜,然后再用手指蘸一点儿黑色水粉颜料点画西瓜籽。小朋友们看切开的西瓜片画好了。(教师边讲解边画)
(四)提出绘画要求。
1.师:等一下老师也请小朋友们来画切开的西瓜片,在画西瓜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第一,涂色时,要把颜色凃在半圆形内。
第二,点画西瓜籽时手指蘸一点黑色颜料,按下然后拿开,西瓜籽点完后把手擦干净;第三,画好后的小朋友把画粘在黑板上,把椅子放在线上,可以和小朋友说一说你画的切片西瓜。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指导幼儿注意西瓜的形状和色彩。
2.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绘画。
3.指导幼儿在瓜瓤和瓜皮间加点黄色,使西瓜看起来更新鲜更好吃。
(六)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1.师:小朋友们的西瓜都画好了,你觉得哪个西瓜画的最好看,好看在哪里?(请2、3名幼儿回答)2.师小结:老师也觉得这张画的西瓜形状很好看,这张画的西瓜瓤颜色图的很漂亮,这张画的西瓜籽点的很用力。今天小朋友们学会了画切片西瓜,下次老师再请你们画西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按一定的顺序画西瓜,画出半圆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绘画要求的环节,要求太多,与讲解示范重复,没有突出要求重点。指导重难点不突出,在点画西瓜籽可以用棉签,这样幼儿衣服、手指不容易脏,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