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08-09 21:18:06
【推荐】中班科学教案模板10篇

【推荐】中班科学教案模板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耐心、细心地进行试验,并注意仔细观察实验结果。

2、积极主动地参加实验活动,探索自然界的秘密。

3、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内聚力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

活动准备:硬币、玻璃杯、回形针、皱纹纸一张,盛水的器皿。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幼儿探讨水的秘密。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谜语,看看谁先猜出来。

老师出谜面:“一种东西真奇妙,无形无色无味道,动物植物离不了,竹篮装它全漏掉。

教师:为什么你觉得是水呢?水有这么多特点,它还有一些什么秘密呢?你知道吗?今天让我们来做两个有趣的实验,揭开它的秘密吧!

二、交代实验的步骤及要求。

1、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老师先将玻璃杯里盛满水,然后将这些硬币一个个轻轻地放进玻璃杯中。放一个后引导仔细观察一下,玻璃杯中的水有没有溢出来。

2、教师:你在刚才的'实验中看出了什么?引导幼儿学会用完整的话来表达。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在玻璃杯中盛满了水,然后放入硬币,发现水没有溢出来。

三、幼儿看老师实验,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玻璃杯中装满水了吗?玻璃杯中的水有没有溢出来?仔细观察杯口,杯口的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玻璃杯中装满了水又放了许多硬币,水才高出杯口,但却没有溢出来呢?引导幼儿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老师装满水的杯子的杯口上是平的,并没有高出杯口,放入硬币后,杯子里的水高出了杯口,水确没有溢出来。

四、交代实验二的步骤及要求。

1、教师出示回形针:

教师:这是什么?回形针放在水里会怎么样?

1、教师进行试验将回形针放在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教师:“回形针怎样了?怎样可以让回形针不掉下去呢?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看出,回形针放在水里,水掉下去了。

3、教师再进行试验,看老师先将回形针放在纸上,然后将它们一起放进水盆里,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引导幼儿回答。

4、幼儿互相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想象了?

教师:纸怎样了?回形针呢?为什么纸沉下去了,而回形针却浮在水面上了呢?

教师小结:放了纸在水里,水有表面张力,所以回形针就不会掉下去,表面张力支撑着它浮在水面上。

5、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了解水的这两个秘密在生活中的现象。

发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看书,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五、最后总结。

教师: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做水的实验,进一步了解水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教材简解:

冰花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而幼儿对于外界的事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幼儿已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体验冰花发生的变化。

目标预设:

1、感知冬天自然界中的天气、气温的变化。

2、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3、体验在感知发现中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组织幼儿观察玻璃上的冰花。

2、知识准备:幼儿对冰花的变化已有一定的感知。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大自然中天气、气温的变化。

难点: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

设计理念:

我以找准孩子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选择导入方式,设计了此次活动,通过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以及探索的欲望,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教学理念。

设计思路:

冬天已悄悄走进了我们的幼儿园,虽说脚步是轻轻的,却没有躲过孩子们敏锐的眼睛。我们班一位幼儿一早来到幼儿园,刚走进洗手间,就大声叫起来:“老师,老师,你快来看看呀,玻璃上有东西,真漂亮。”其他幼儿听到之后,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特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让幼儿在活动中去感知去发现周围事物的秘密。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导入课题:

1、哪个小朋友知道我们现在处在什么季节?(冬季)

2、在这个季节天气很冷,冷天会出现什么景象?(结冰)

3、玻璃上会出现什么?(冰花)

二、创设情景,教师带领幼儿到洗手间,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请幼儿有序的排好队观察玻璃上的冰花。

(2)、观察玻璃上冰花有什么变化。

三、教师提问,启发引导幼儿了解冰花。

1、提问:“你们知道冰花是从哪里来的吗?”幼儿议论:“因为冬天天气冷,所以有冰花。”“冬天到了就有冰花,还下雪呢?”

2、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冰花?”幼:“电视上有许多好看的冰花。”“我家的玻璃上也有冰。”“我家没有冰花。”

3、师:“为什么有的玻璃上有冰花,有的玻璃上没有冰花呢?”幼:“因为我家有空调,暖和,所以没有冰花。”“有太阳的地方没有冰花,没有太阳的`地方有冰花。”

师总结:由于气温的变化,导致了冰花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变化的,比如:天气的变化、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等等。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都已了解了冰花,并知道冰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回去的时候,可以向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介绍一下冰花。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乐器铃鼓、三角铁、木鱼、碰铃等若干件,琴一架,大鼓一面。

乐音和噪音的录音。

重点难点

知道物体通过振动产生声音,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知道噪音的危害,在生活中避免噪音。

活动目标

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能够对探索周围世界感兴趣。

了解噪音的危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活动过程

一、寻找声音

(一)、听声音,通过游戏激发对声音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几样东西,这几样东西能产生声音,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猜猜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师在遮布后面,先后敲鼓、摇铃铛、拍打响板请幼儿辨别是什么声音。)

(二)、了解当物体发生碰撞振动时就会发出声音,并感 ……此处隐藏2643个字……>

2、观看录像。

老师带来了一段关于企鹅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看企鹅在干什么呢?

3、对幼儿提出要求。

在观看的时候小朋友要保持安静,认真地倾听,等下把你听到的告诉老师。

4、提问,帮助幼儿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不怕冷的原因。

(1)、企鹅生活在哪里?(南极,有些很冷的地方也有企鹅)

(2)、你看到了多少企鹅?(许多)对了,企鹅总是和它的好伙伴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

(3)、这么多企鹅生活在一起吃些什么呢?(鱼、虾、贝壳等)

(4)、企鹅生活在那么冷的南极,它怕冷吗?(不怕)你知道企鹅为什么不怕冷吗?(全身长满了厚厚的羽毛)

(5)、小结:企鹅全身长满了又厚又密的羽毛,就像穿了厚厚的羽绒大衣,又防水,又保暖。企鹅身上还有厚厚的脂肪,并且企鹅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也可以预防寒冷。所以企鹅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动物。

(6)、刚才你们看到企鹅在干什么呢?(游泳、滑雪)

(7)、企鹅是用什么滑雪和游泳的呢?(翅膀)对了企鹅有翅膀,它会飞吗?(不会)企鹅是一种不会飞鸟。

(8)、企鹅的翅膀有什么作用呢?(游泳、滑雪、走路时保持平衡)

(9)、教师小结:企鹅的翅膀可以用来游泳、滑雪、可以在走路时保持平衡,在潜水时紧缩不动。

(10)、企鹅出了会游泳,会滑雪,企鹅还会干什么呢?(跳水、潜水)出示相应的图片。

(11)、企鹅的本领可多了,会游泳、滑雪、潜水、跳水。它的游泳本领特别强,许多会游泳的动物都比不过它呢?

四、激发幼儿热爱保护企鹅的情感。

企鹅生活在那么冷的南极,可是它一点都不怕冷,真是勇敢的企鹅,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不可以伤害它。

五、表演“小企鹅之歌”

1、老师带来了智慧树里表演企鹅的歌,我们一起跟着绿泡泡一起表演吧。

2、播放视频音乐。

请幼儿一个跟走一个学小企鹅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过程:

1、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各种各样的汽车。

2、能大胆地讲述各种汽车的不同用途。

3、有观察的兴趣,喜欢玩各种汽车。

活动准备:

1、认识各种汽车2、每个幼儿自带一辆玩具小汽车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感知各种车辆。

1、小朋友,这是什么车?它们一样吗?

小结: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车,有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公共汽车、小轿车,还有大卡车、面包车,它们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

2、了解各种车辆的不同用途。

小朋友,再看看这些车里装的是什么?(有装货物的,也有坐人的)什么样的车乘的人多?什么样的车装的货最多?

(公共汽车乘的人多,大卡车装的'货物最多)二、游戏“什么车开来了”

1、小朋友,你们想玩开汽车的游戏吗?

你们都带来了小汽车的玩具,现在,我们都来当小司机,开车的时候要说一说你开的是什么车?说对了可以通过马路,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其他小朋友会帮助你的。

2、师幼共同游戏:

分组在桌上玩模型车,在桌上放长条形的积木或白纸条为马路,幼儿轮流在“马路”上开,开车的时候发出与汽车相应的声音,并说出什么车开过。小司机说对了才能通过马路。

3、幼儿交换汽车游戏。

教师:我们想把汽车放回停车场,然后再去开一辆小汽车,看看这辆车你认识吗?

和刚才的游戏一样,小司机说对了才能通过马路。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吸盘能吸住物体的原因。

2、感受吸盘在我们生活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吸盘、纸杯、泡沫板、木板、塑料盒、木盒

2、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物体,这是什么?

2、吸盘钩吸在哪里?

3、教师出示材料提问:吸盘能吸住这些物体?(泥工板、木盒)

二、操作活动

1、教师分发材料。幼儿第一次实验,进行操作,并进行记录。

2、师幼交流。

3、操作验证,能吸住哪些材料?

4、教师总结。吸盘吸得住与吸不住的原因。

5、出示材料,(泡沫板、塑料盒、木盒、书本)让幼儿进行操作。

6、师幼总结,为什么光滑的物体能吸住,凹凸不平的物体不能吸住。

三、找原因

1、教师分发一次性杯子。

2、幼儿交流用最吸住的原因。

3、观察图片,观看钩子在生活中的不同用处。

四、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找一找钩子。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发现并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

2、能按不同条件给叶子分类,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感受叶子的多样性和奇特性。

3、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采集的叶子。

2、不同的叶子实物和图片。

3、分类盒、纸、笔。

4、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分享交流采集叶子的成果。

(幼儿的桌上陈列有采集来的各种叶子)

师:大家来相互说一说,你采集到了什么叶子,它是什么样的?

2、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

(1)师:这些叶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叶子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比较有关叶子。

教师小结:叶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大小、叶脉、边缘都不一样。

(2)师:叶子有共同的特征吗?

教师小结:每片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和叶柄。

3、给叶子分类

(1)教师:你会给叶子分类吗,看看谁和谁一家?为什么要这样分,给他们做个标记。

幼儿在分类盒中将叶子分类,并制作分类标记。

(2)请幼儿讲述分类情况。

4、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

(1)了解可以吃的叶子。

师:叶子可以吃吗?你吃过什么样的叶子?

教师(出示一些蔬菜):你吃过这些菜的叶子吗?你还吃过哪些菜的.叶子?

(2)了解有特殊本领的叶子。

教师(出示盆栽含羞草、猪笼草和毛毡苔、合欢的图片):你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他们的叶子可有着特殊的本领。

教师演示、介绍这四种植物叶子的特殊本领。

总结性谈话▼

师:你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叶子,觉得大自然奇妙吗?大自然中是个神奇的大宝库,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

活动延伸:

孩子收集不同的树叶,使孩子积累有关叶子的经验。(幼儿教育)

《【推荐】中班科学教案模板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