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后感

时间:2025-07-06 10:13:06
《摆渡人》读后感

《摆渡人》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摆渡人》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摆渡人》读后感1

世间最美的在遇见,莫过于历经生死一线,然后你就在那里跟我说了句“我在这里”。

崔斯理准确来说这不是他的名字,他没有名字,不知自己何时开始存在,也不知自己何时消失,他的存在只是因为灵魂需要,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然后护他们周全,送他们到达彼岸,周而复始。从开始的充满热情的参与到后面麻木冷漠,感情对于他而言似乎成了一种累赘,他的存在似乎只是灵魂旅途的配角。每个灵魂都是自己曾经生命中的主人公,他没有,他只是一个摆渡人。

直达这个少女的出现,打破了他世界里的规则。崔斯理变成迪伦想要的样子出现出现了,一个16岁的翩翩少年。当少女一人从列车中走了出来,茫茫的世界中只有这个少年的存在,面对无数的疑问,她选择的`是相信,毕竟前途之路,只有这位“共患难”的少年相伴。当得知自己死亡的消息,她是平静的,冥冥之中似乎知道了。他对这位少女的反应感到吃惊,他以为她会其他灵魂一样哭泣或不安,她没有。或许现在的世界已让她的心千穿百孔,从小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和母亲无话可说,唯一的朋友转学了,在学校老师的嘲笑同学的戏弄,还有未能遇见的父亲。突然离世这个结果还是能接受吧,唯一想到痛苦的母亲和未曾见面的父亲,但事已如此别无他法。

或许两颗无依的心在数次的遇险中靠近了彼此,当遇到危险迪伦总是为崔斯理着想,会为他感到愧疚。当崔斯理为救她身处恶魔之地,是她将崔斯理唤回她的世界,迪伦与所有的灵魂不同,她会关心崔斯理的一切,会听着崔斯理的故事安然入眠,崔斯理他在改变,变温柔,变感性。

崔斯理告诉自己不能爱上她,不能给她希望。但是他的心替他做了决定,他吻了她,给了她承诺:不是护她这一路平安,而是护她一世周全,和她一起走向未知的终点。然而我只是你的摆渡之人,我只能望着你离开,将你送向荒原与地狱的交界,我只不过是这荒原的向导与保护者。为何要我爱上你然后送你离开,于是我给了你承诺,让你心安,我在结界看着你痛彻心扉,却无能无力,然后转身离开,引渡下一个灵魂。

当来到这个目的地,迪伦可以这里安逸生活,等待着亲人的到来,但是如若这个世界这个没有你,我活着不过只有躯壳,我知道你是我的摆渡人,只能送我一程,但我想越过规则之门来找你,回去的路充满艰险,纵然恶魔可以随时将我吞噬,因为你让我变得无惧,我不知道我们的明天会是如何,但我想不顾一切的来到你身边,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

迪伦回来了,将来时艰险的路又经历了一遍,只不过这一次是独自一人。因为爱,让她有勇气战胜恐惧。在相逢时刻崔斯理是惊讶,但更多的应该是欢喜吧,未曾改变模样还是原来的样子,或许冥冥有感应会再次相见。

“我回来了,为了你。”

《摆渡人》读后感2

很多人读完《摆渡人》都会希望自己身边能有一个像崔斯坦一样的守护者,成熟稳重,无条件地帮助自己、爱自己。可我却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只有去爱才会获得爱,这本书也正讲述了一个教会我们如何去爱的故事。

书中的女主人公迪伦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缺少爱的中学生,这样一个平凡又可怜的小姑娘,却在她灵魂穿越荒原的过程中展示了莫大的勇气和坚强。当初次得知自己已经死亡的真相时,迪伦没有失去理智,甚至没有表现得很悲伤,当然这与她的生长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迪伦从小成长在单亲家庭,与母亲关系恶劣,在学校被所有同学视为另类,唯一的好朋友也因为搬家而不得不与她分开。为了寻找那“可能存在”的父爱,她鼓起勇气一个人坐火车去见她素未蒙面的父亲,谁知在火车过山洞时却出了车祸。这糟糕的现实生活让她没有太多留念,因此她的灵魂在穿越荒原时,异常冷静和理智,对于灵魂摆渡人崔斯坦给与自己的引导和帮助,她都倍感珍惜和感激,她视他为朋友,亲人。也正是迪伦的态度让崔斯坦第一次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他对她已经不只有工作上的.责任,为了不失去她,他宁可牺牲自己,而这不是爱又是什么呢?最后迪伦为了这份爱,为了不失去崔斯坦,她义无反顾,独自穿越荒原,找到崔斯坦,带领他打破命运的枷锁,来到了现实世界。

《摆渡人》的故事情节并不跌宕起伏,而是十分简单流畅的,但读完这本书,却能让我陷入思考,因为它并不是一本简单的爱情小说,它让我觉得最巧妙的地方是书中设置每个人的灵魂摆渡人是根据每个人需要而改变的,灵魂荒原的场景也是各人内心的映射。这不禁让我联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是什么样子,看这个世界就会是什么样子。爱,也是这样,我们苦苦寻找的所谓灵魂伴侣,TA不会凭空出现,或者说TA已经在那儿了,只是我们自己内心没有达到那样,所以我们暂时看不到。我不相信所谓的“我爱你,跟你没关系”这样的话。爱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我们不能总是希望别人无条件地爱自己,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没有任何反馈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爱着别人(无论这个反馈是什么)。爱是相互的,更需要用心去维系,当我们在生活中埋怨他人,想要改变他人的时候,不妨先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当我们的内心变化了,就会发现很多事情也都随之改变了。愿我们都有一颗敢爱的心,会爱的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

《摆渡人》读后感3

“如果我存在,那也是因为你需要我。”这是我在《摆渡人》中最喜欢的一句话。

我与这本书的渊源,还真是可以用机缘巧合来形容。

其实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这本外国名著,只是凑巧看过一个同名不同内容的电影,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本书。仅仅是知道罢了,在学校住宿注定了我很久也难去买一次书,偶然一个周末放假,我途经一个小道,那里不知哪里来的小贩摆起了书摊,映入眼帘竟是一本《摆渡人》,此时,买下它是我必然的选择了。

放入书架很久没有再次翻开过,恰逢阅读课,我想起了这本书。真是应了那句话“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相同的,当我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被需要”,与年少时的血气方刚不同,那是来自时间的沉淀。

单亲女孩迪伦没有朋友,缺少父爱,在去探望父亲的火车上意外死亡,而崔斯坦则是负责带迪伦去往另一世界的摆渡人。初见时,迪伦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崔斯坦本想骗着这个单纯善良的姑娘,而呼啸的狂风,一望无际的平原,似魔鬼般的叫声,让迪伦怀疑并恐惧,一路上,崔斯坦帮助迪伦度过一个又一个恐怖的夜晚,当迪伦到达另一世界的大门,两人发现竟是早已情愫暗生,崔斯坦却没办法继续陪着迪伦,迪伦进入大门后,门外的'他又被分发了下一任务,一切都是那样井然有序,而迪伦却又冒着禁忌逃回了平原寻找崔斯坦,两人明白不能同去另一世界,于是迪伦选择和崔斯坦一同回去,获得复生。

其实故事很简单,一条主线足以走到结局,但其中的意义却发人深省。“崔斯坦”一个不知道自己究竟是 ……此处隐藏9088个字……自己的生父,不料遭遇了一场火车事故,当她爬出火车残骸时,却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一片荒原。她以为她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她却是唯一的逝世者。走出火车残骸的仅仅是她的灵魂而已。在一片荒原的世界里,迪伦见到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他带领着她,保护着她,穿越茫茫荒原,护送她的灵魂到达应该去的地方。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被摆渡的灵魂,在知道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后,迪伦没有颓废和消沉,而是淡定地接受了死亡的事实。她在崔斯坦的引领下,与如影随形的'恶魔们勇敢抗争,从最开始的依靠、信赖,慢慢变成了纯洁的爱恋。

被摆渡的灵魂爱上了自己的灵魂摆渡人。

可是这份爱注定不被允许,迪伦有自己的归宿,崔斯坦有自己的使命。当迪伦跨越摆渡的重点边界线时,却没有看到答应与她一起离开的崔斯坦。痛苦欲绝的迪伦最终决定冒险尝试任何灵魂都没有做过的事情——返回崔斯坦的世界,去寻找自己的灵魂摆渡人,自己的爱人。

又是一条充满未知和艰险的路,为了爱,迪伦选择了一场可能让自己灰飞烟灭的豪赌,尽管前途未卜,但她依然步履坚定。

上天还是眷顾了这对有情人。在茫茫荒原中,迪伦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崔斯坦,她尽力劝说崔斯坦跟自己回到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她的世界。尽管这是一件从未有过的事,尽管一切都充满未知的风险,一切都有悖常理,但崔斯坦愿意冒险尝试,只因他曾答应过迪伦决不会失去她,一定要保护她!

这一次,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带领着他义无反顾地找到了自己身故的那列火车,去寻找自己的身体。为了不再一次失去崔斯坦,迪伦在进入火车残骸后就紧紧抓着崔斯坦的手,可行走在错乱不堪、漆黑一片的车厢时,不慎摔倒的迪伦还是丢开了崔斯坦的手。再次醒来的迪伦如愿回到了人间,满心却是失去崔斯坦的痛哭。她为丢开崔斯坦的手而懊悔不已,却看见向自己走来的崔斯坦对她说:“原来你在这里。”因为迪伦的需要,所以崔斯坦一直存在和陪伴,陪伴她的灵魂,陪伴她的人,用陪伴守护她一生。

迪伦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崔斯坦,摆渡了她的灵魂,摆渡了她的人生。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摆渡人?用不变的承诺,勇往直前的行动,摆渡你的灵魂,陪你抵达幸福的彼岸。

《摆渡人》读后感14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是自己,或是他人?若是自己,自己的命运便由自己摆渡,自己的人生便由自己选择。若是他人,他会陪伴着你,指引着你,保护着你,他就像是灵魂与灵魂的相伴。

在荒凉的草原上,夕阳落山不久,此刻,霞光万道,将半个天空染得通红,广阔的草原也染得一片通红。迪伦迷茫地行走在这片无边无际的草原上,面对迷茫与未知,她感到恐惧与害怕。可这时,她的摆渡人——崔斯坦,就出现在不远的小山丘上,等待着她的到来。她与摆渡人,从此就开启了艰难的路程,他们要越过一座座山,穿过一个个平原,到了夜晚被恶魔追杀,然后被迫往安全屋的方向奔跑。他们总是要与时间赛跑,总是要在白天的时候赶到下一个安全屋。每当落日已尽,红霞已褪,暮霭渐合时,恶魔就会发出凄惨、凄厉的呻吟声,周围阴森恐怖,未知危险马上来临,面对恐惧,他们只能加快脚步。他们经过种种磨合与坦诚相待,互相了解了对方,迪伦爱上了崔斯坦,但他们却不能在一起,崔斯坦只是她的摆渡人,可是崔斯坦也爱迪伦,为了让迪伦能够离开荒原去寻找天堂的家园时,他不得不骗迪伦,内心经历种种的矛盾与折磨,最后到了边界时,他也向迪伦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故事读到这里,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就像汹涌的大海撞击着礁石,波澜起伏。本以为他们的.故事已戛然而止,但迪伦的勇敢却没有让这个故事结束。

迪伦回到了天堂的家园,可她为了爱情,不怕恶魔的追杀,独自上路返回那恐怖的荒原去寻找崔斯坦,寻找保护她的那个摆渡人。“生存、死亡和爱,哪一个是最终的选择?”迪伦最终选择了爱情,选择了与崔斯坦一起。爱情是这本书永恒的主题,它展现了迪伦与崔斯坦强大的爱情,一个灵魂与一个摆渡人之间的爱情看起来是不可能的,可他们却突破了重重障碍,不惧死亡,不畏魂飞魄散而在一起,迪伦选择了她唯一可依靠、值得信赖的那个人。

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因门户不当对,而被家长棒打鸳鸯,他们的内心也不够坚定,不能突破这个障碍,从而分道扬镳。只要足够深爱着对方,不管是什么困难,两人都能一起携手应对,一起携手并进,可往往能做到这样的,却是少数人。他们不够勇敢,不能像迪伦那样勇敢地追求幸福,爱情是需要两个人用心经营的,如若在经营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半途而废,没有勇气往前走,两人吵吵闹闹,那么最终只能不欢而散了。村上春树说过:“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合上这本书,望向窗外,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喧嚣声、谈笑声和蝉鸣声汇杂在一起,枯黄的树叶缓缓地飘落下来,我的心绪仍在悸动不定。

《摆渡人》读后感15

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中,有一盏明亮的光,金色耀眼的光照亮了宁静的河流,灰色的天空,照在渡船上,他划着船,穿过孤独的河流。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场景,是渡船的封面,也许这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场景,是我们灵魂中的河流,你帮助你度过困难的渡船在哪里?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这个美妙的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迪伦要去看望她很久没见面的父亲,但他在火车上遇难了。当他醒来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荒原,遇到了崔斯坦。他是她的灵魂渡轮。他想保护她度过荒原,去另一个世界......迪伦的荒原是她心灵的投射,天气随她的心情而变化,地形随她的气质而成立,迪伦的心情也决定了他们命运的一部分。

在崔斯坦和迪伦穿越荒原的路上,他们不得不时刻防备突如其来的恶魔和灾难,但崔斯坦温暖的每一句话都是迪伦的动力;他钴蓝色的眼睛能点燃她心中的希望。尽管有恶魔的进攻,但只要崔斯坦陪着她,迪伦就能绽放笑脸,勇敢面对困难。就像我们内心的荒原,有恶魔,有坎坷,有磨难,但只要有朋友陪伴,我们就能避免恶魔的伤害,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旅程。

当他们即将到达边界时,他们终于决定在一起,但他们不能因为现实而分开。他们认为这个故事在这里突然结束了,但他们从没想过勇敢的迪伦会因为爱而独自踏上恐怖之路,寻找崔斯坦。每次迪伦到达一个小屋,我都默默地希望崔斯坦能尽快出现。前面的路太危险了。迪伦一个人会有危险,但他有自己的使命,从未出现过。迪伦无畏地赶到下一个安全屋去寻找崔斯坦。最后,他们在命运的安排下终于相遇了!

迪伦心中有一轮太阳,一轮信仰和爱的太阳。这份爱引导他们毫不犹豫地穿过浩瀚的荒原,回到迪伦死去的火车上。迪伦经历了生死,她又回来了,崔斯坦陪着她。两人简单的问候:“嗨,你在这里。”“我在这里。”让人泪流满面。

过去,由于缺乏爱,迪伦的心是一片无尽的荒原;但穿越这片荒原后,由于丰富的爱,她变成了一个勇敢而坚强的渡轮,带领爱人回家,摆脱无形的控制。就像书的封面,无论多么黑暗,只要有爱的阳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即使是荒原,也会肆意长满郁郁葱葱的绿色,你爱的人,心爱的朋友和心爱的家人,都是最长的陪伴,爱你的人总是在这里,在心里陪伴你。

《《摆渡人》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