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09-27 23:31:09
美术教案(范例5篇)

美术教案(范例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在本节课里,教材通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分析,阐述了彩墨禽鸟的基本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其画法是,首先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把鸟的身体看成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然后再从整体出发,自背部起笔,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次写翼及尾,再写胸、腹,然后画出头、嘴、眼睛,再添画爪。

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则用枯笔。

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诗歌的方法,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的快慢,利用线的刚柔、曲直,毛笔的干湿、浓淡的变化,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以达到教学效果。

老师应把步骤制成挂图,写上文字,说明每一步应如何去画,要求达到什么效果,或制成幻灯片、投影片,使画面更清晰地体现出来,吸引学生集中精力听课。

课文以范画配合步骤图解,教师除了讲授国画知识外,还须结合范画进行分析,讲解,指出学生作画应注意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欣赏范画。

本课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笔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

二、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二)教学重点: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的表现方法,也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四)课业类别:

绘画习作课。

(五)学生学习用具装备:

毛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起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花边,体会花边的秩序美、

2.能描绘出或剪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花边纹样;

3.在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刻苦、认真、细心的好学风。

教学重点:设计好单元形,能用至少一种方法表现出较美观大方的花边纹样,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花边纹样描绘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风。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图案的图片,螃蟹图片6个。学生:彩纸、剪刀、水彩笔、各种瓶子、杯子等。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欣赏实物,接触花边。

1、出示一块印有各种花边的围巾和一个有花边装饰的小包,让学生观察;

2、说出共同特点:都有美丽的花边装饰。

(二)课件欣赏图片,寻找花边。

1、《古代帝王画像》,让学生寻找花边。

(领口、袖口、长袍、鞋子、坐垫、地毯等地方)

2、《古代建筑》。

(屋檐、墙壁、门框等地方)

3、小结: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知道利用各种各样的花边来装饰身边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非常地华丽、精美。

(三)寻找生活中的花边,了解花边的作用。

1、师: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就有许许多多用花边装饰的东西。

2、学生讨论,回答。

3、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有这么多美丽的花边装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那么漂亮,那么精致,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美丽的花边》。(屏幕出示课题)

活动二:寻找花边的规律

(一)单独纹样

1、(电脑演示)蝴蝶带着蝴蝶花边出现。

2、问:这条花边是有什么组成的?(蝴蝶)

3、(电脑演示)将单独纹样用框表示出来。

4、定义:花边中重复出现的.那个图案叫“单独纹样”。

(二)一定的规律

1、(电脑演示)出现另一条蝴蝶花边。

2、问:有什么不同?(排列的方法不同)

4、师用箭头表示出排列的规律。

5、问:还有没有别的排列规律?(学生回答,师利用教具直观演示,并用箭头板画规律)

6、小结: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善于用心,就能设计出多姿多彩的花边。

问:是不是单独纹样只能是蝴蝶之类的图案?有没有别的图案可以当做单独纹样?

2、学生讨论、回答,师出示教具。

3、小结:任何一个你感兴趣的呢功能给人带来美感的图案都可以当作单独纹样。

4、快速欣赏多条花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活动三、讨论花边的绘制方法。

1、学生回答,师补充。

2、播放录象

(1)橡皮泥制作花边;

(2)毛芋雕刻成一个单独纹样后排列印成花边;

(3)毛线编织花边;

(4)复写纸画花边。

(5)剪花边。

活动四: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选择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制作一条花边。贴到瓶子或杯子上。

学生作业。

活动五:作业展评。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师评。

札记:

曾经听过上海的特级教师陈寿亭老先生上过这一课,当时他将一张长纸条经过折、剪、刻等造型手段,使其成为一段镂空的花边。然后他用湿抹布均匀的擦了一下黑板,把镂空的花边按在上面,然后他用黑板擦在黑板槽里用力的蘸了些粉笔末,轻轻的在花边上面和四周拍了拍。待他小心的揭下花边时,黑板上便出现了一条清晰的花边,而且等它干了后用黑板擦很难擦掉。当时我对这个环节印象很深,所以在上这一课时便把这项“表演”借用了过来。学生们果然看得目瞪口呆,纷纷要求:“再来一遍”。这一次我特意把制作花边的要领加以强调,由于孩子们都在聚精会神的看,所以听得特别认真。等到制作的时候,作业效果非常好。这使我反思:陈老师在多年以前就能以六十多岁的高龄在课堂上设计许多蕴含着美术知识或技法的、让孩子们“拔不下眼”的小游戏或小魔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在大张旗鼓的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却在模仿他的做法,真是惭愧。教师的素养和专业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面对新课程,我们要补的课实在是太多了……

美术教案 篇3

《二方连续》是小学美术第5册的内容,是一节图案设计的课。在上一课《花头花叶纹样》的基础上进行二方连续的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二方连续纹样,二方连续就是单个的的纹样向左右或上下重复而组成的花纹。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掌握一种制作二方连续的方法。

教学重点:1,什么是二方连续。它有什么特点。

2,二方连续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折叠剪纸、磨印、复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写的方法:复写的时候一定要将位置对。

教学准备: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一些做好的二方连续作品。学生准备:1剪刀、彩色纸、胶水。2树叶、水粉画的工具材料。3 绘画材料、拷贝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花头花叶纹样的特点,纹样和真的花真叶有什么不同?(进行了夸张和变形)

二 通过欣赏一些图片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些二方连续的`纹样,让学生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这些纹样都是一些连续的重复纹样,从而引出二方连续的概念。

想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纹样,先请学生讨论讨论,交流在生活中见到的二方连续。

然后师生共同欣赏课件中的二方纹样的例子,体会二方连续的美(茶杯上、地毯上、织物上、古代建筑)

三 学习二方连续的骨架。

课件出示几种不同骨架的二方连续纹样,如简单重复的、交错重复的波浪重复的。动画显示花纹的骨架,帮助学生理解二方连续的构成方法。

四:学习二方连续的制作方法。

想一想你怎样可以做出一些一模一样的重复图案呢?

(学生可能会联想到,用硬币印重复硬币花纹的经验)

启发学生想想怎样可以作重复的花纹呢?

(剪纸的方法,拓印的方法、绘画的方法)

师做小结:二方连续的制作方法是很多的,(剪、印图章、折、画等多种方法)

重点介绍三种(课件里有动画分别演示三种方法,教师还可以用实物示范制作)

1、剪:将长条的纸折叠好,用剪刀剪,可以剪断,也可以不剪断。剪断的,每个图形都是一样的,排列在一起就是一条二方连续。不剪断,可以将花折的突起,也可以形成好看的二方连续。

2、印:用一片树叶或剪出的一个花纹做底版,在上面涂上水粉色,要注意颜色中水分要少一点。然后转印到另外的白纸上。

3、画:用一张薄纸或者拷贝纸,在上面画一个花纹,用拷贝的方法,画出一条二方连续花纹。

五:作业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用一种方法做出一条二方连续纹样,制作时还可以设计成不同的骨架的二方连续纹样。也可以自己用别的方法来作出一条二方连续纹样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画面,大胆想象和表达。

2、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小老鼠画了XX的XX”的话来完整讲述。

3、通过玩色游戏,体验小老鼠学画画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PPT,颜料,物体外形图每人一份、自制绘本图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画画吗?平时你们是用什么来画画的?

二、看看、说说、猜猜、画画,尝试用完整的话来表达

(一)观察蓝老鼠画画,学说学说完整的话。

1、桌子上有什么啊?(颜料、画笔)小老鼠变成了什么?它画了什么?

2、为什么小老鼠画出的东西都是蓝色的?

3、教师小结。

(二)观察红老鼠画画,学说完整的`话,并加以想象,红色还可以画什么。

1、第二只小老鼠看了真羡慕,瞧,它在做什么?他变成了一只这样的老鼠?这只小老鼠会画出什么呢?(幼儿猜测)

2、你们帮小老鼠想了这么多,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小老鼠到底画了什么?

3、教师小结

(三)用颜料涂一涂、画一画,再说一说,感受直接用颜料绘画的乐趣。

1、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没有颜色的东西,请小朋友看看你拿的是什么?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幼儿尝试用棉签给卡片涂色。

3、请你说一说,你画了什么颜色的什么?

4、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书中的小老鼠们画了什么?

三、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小老鼠画画的事情真有趣,让我们看图连起来说一说。

四、创编故事

出示各种颜色的颜料桶,引导幼儿想象。

五、延伸拓展,结束。

带幼儿回教室将四种颜料混合,看看有什么变化。

美术教案 篇5

课题:

第五课 静物写生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要性。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3、体会写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静物。

2、学习写生的构图知识,学会用线描的表现方法。

教具学具:

各种静物、写生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

师问:哪一张好看的,为什么?

2、导入课题:《静物写生》

二、发展阶段:

1、什么是静物画: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

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

师问:哪一幅好看,为什么?

3、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高、低、大、小;前、后、左、右等

三、拓展阶段:

1、写生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

师: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学生讨论)

师: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

3、写生步骤:

(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

(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四、学生作业:

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

收拾并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

1、多练习线描,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可进行风景写生。锻炼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

2、讲一个科学家认真观察生活的故事。

《美术教案(范例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