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5-07-10 23:31:04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三篇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发现问题,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2、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三角架、火柴。

2、雨的形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雨的形成课件,引导幼儿听雨声,看雨景。

小朋友们,听听这奇妙的声音,问:这是什么声音?(幼儿:雨声)

看电脑动画,问:这是什么景象?(幼儿:下雨)

雨从哪里来?

幼儿:从天上。

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幼儿:因为天上有云彩幼儿:因为有乌云

二、实验探索雨的'形成。

1、小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让小朋友仔细观察烧杯里的水,说说发现了什么?

幼儿:冒热气

师:这叫蒸汽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师:你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现象?

幼儿:烧水的时候

幼儿:做饭的时候

幼儿:暖气管道里

……

师:水变成水蒸汽跑到哪里去了?变成什么了?

幼儿:天上……

2、幼儿分组实验:在老师的帮助下,把热水倒在杯子里,盖上玻璃片,让幼儿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变化。再请幼儿拿起玻璃片观察玻璃片上的水珠流到水杯里的现象,让幼儿说说这是为什么?

3、听故事,《小雨点旅行记》,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4、看课件:雨是怎样形成的,小结雨的形成。

三、讨论:下雨好不好?为什么?下雨的好处与害处,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延伸:

1、画雨。

2、观察记录水蒸发的现象。

活动反思:

活动上下来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整个内容偏多,在第三部分仓促结束的情况下仍然超时5分钟左右。

2、幼儿还是缺乏自己动手实际操作的体验。而其科学原理相当部分幼儿是已经知道的。

3、实验用的水杯有点小,由于天气冷,水温也降得快,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建议换大的能够装1L以上的水杯或水箱。玻璃纸要加边框进行固定,玻璃板四周要包边,避免划伤手指。

4、“春雨贵如油”这句属于幼儿基本都不了解,这个问题可以删掉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要有爱心

活动准备

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请幼儿说一说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爱小朋友的?

二、出示图片,讲故事

师:在城外的一座动物园里有一只小狮子,他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爸爸妈妈,冷的时候没地方住,饿的时候没东西吃,生病的时候也没人照顾他,他整天浑身发抖,哆哆嗦嗦,人们都叫他“哆哆”。动物园里的人看他可怜,就给他找了一个狗妈妈

师:让幼儿观察狗妈妈的样子?

幼儿:耳朵又大又长

鼻子,眼睛,舌头大大的

尾巴长长的

身体胖胖的,像个胖墩,大家都叫他“胖墩”

(1)狗妈妈看到可怜的哆哆,就决定照顾他,请幼儿说一说狗妈妈怎样照顾哆哆呢?

幼儿:给他买东西——给他买衣服——带他出去玩——生病的时候照顾他

(2)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狗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哆哆的?

(3)幼儿:再喂哆哆吃饭——在和哆哆做游戏——再亲哆哆——在握手,狗妈妈给了哆哆好多好多的爱,睡觉时狗妈妈会唱摇篮曲。

(4)听音乐,讲故事,让幼儿欣赏。(请幼儿哆哆睡觉的样子)

(5)师:哆哆一天天长大了,长高了,现在得哆哆长成了什么样子?

幼儿:很威猛 长出了长长的鬃毛锋利的'爪子凶猛的眼睛

师:让幼儿观察狗妈妈的变化?——狗妈妈变老了(耳朵上有皱纹 身体变得瘦瘦的)

三、分别情境

在情景音乐中听老师讲故事

师:哆哆会想念狗妈妈什么呢?

幼儿:会想念狗妈妈的摇篮曲

会想念狗妈妈的爱

会想念和狗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四、幼儿欣赏

在音乐的情境中老师继续讲故事,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事奄奄一息吗?

幼儿:眼睛睁不开了——快要死了

师:孩子们,如果你们是哆哆,你们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幼儿:我喜欢你 我爱你......

让幼儿听一听哆哆是怎样对妈妈说的?(妈妈我们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师:老师现在是狗妈妈,孩子们,你们会对我说什你呢?

幼儿:妈妈我爱你......

五、欣赏故事

师:听完故事,孩子们,你们心里有什么感触吗?

幼儿:感动

师:故事的名字就叫《温情的狮子》

六、结束

在音乐情境中完整的欣赏故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声波震动是一种有趣的传播现象,然而现在的孩子生活经验少,往往看到了却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因而设计本次活动,意在通过观察体验,引发幼儿对自己身边一些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从而从不同的方面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科学的有趣,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萌发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

2、能观察到小米随着音乐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距离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提前做好的方便面薄膜盒,小米若干,音响,节奏快、慢的音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播放欢快的音乐,师幼一起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活跃幼儿情绪。

师:多好听的音乐呀,让我们一起跳起舞来吧!

2、音乐结束,引出小米。

师:小朋友们跳起舞来心情怎么样?老师这里有些小东西也想和你们一样高兴的跳舞呢。(出示小米)

二、观察探索小米“跳舞”。

1、请幼儿猜想小米如何“跳舞”,在什么地方“跳舞”。

师:小米这么小,你们猜猜,他会怎样跳舞呢?在什么地方跳舞合适呢?

2、出示方便面薄膜盒,简单介绍小米跳舞的舞台。

师:小米很小,老师专门给他们准备了一个特殊的舞台,我们可以捏起一点小米均匀的撒在方便面薄膜盒上,观察探索。

3、幼儿分组,尝试将小米均匀的撒在方便面薄膜盒上,观察观察。

(1)第一次观察

音乐的音量由小变大(注意不要长时间将音量开到最大,以免影响幼儿听力)。

分别请几名幼儿说说所观察到小米的变化,用身体动作学一学小米是怎样变化的,并引导幼儿在黑板上做简单记录。

小结:声音越大,小米跳的越高;声音越小,小米跳的越低。

(2)第二次观察:

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

播放节奏慢、舒缓的音乐,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

小结: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时,小米跳的快、跳的`高;播放节奏慢的、舒缓的音乐时,小米跳的慢、跳的低。

(3)第三次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与方便面薄膜盒距离音响远近的关系。

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将方便面薄膜盒放在离音响远点的地方,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

播放同一首音乐,将方便面薄膜盒放在音响的旁边,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

小结:播放音乐时,方便面薄膜盒离音响远,小米跳的慢或不跳;方便面薄膜盒离音响近时,小米跳的快、高。

三、讨论交流

1、请幼儿猜想小米为什么会跳舞。

2、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声音会引起震动形成看不见得声波,传给最近的物体,声波本想传给方便面薄膜盒,薄膜上有小米,所以一起动了起来。这就是声波震动传播现象。

【活动延伸】

小米在声波的震动下可以跳舞,这里还有些碎纸屑,他们能不能跳舞呢,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进行尝试呢,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一起探究。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